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

2025-04-27 11:12: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分析讨论】“吹气生火”的魔术,也需要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本实验一定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棉花团达到了着火点.
故答案为:放热
猜想Ⅲ:吹出的气体中既有二氧化碳又有水蒸气,因此可能是Na 2 CO 3 和NaOH的混合物.故答案为:Na 2 CO 3 和NaOH的混合物
验证Ⅱ:用pH试纸测得的pH大于7,不能确定固体是NaOH,因为Na 2 CO 3 和NaOH的水溶液都显碱性,因此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是为了排除碳酸钠溶液的干扰,再滴加酚酞试剂时,溶液显红色,就证明一定有氢氧化钠了.
故答案为:CaCl 2 ;CaCl 2 +Na 2 CO 3 =CaCO 3 ↓+2NaCl;酚酞
【实验反思】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能证明一定有碳酸钠,但是不能证明没有氢氧化钠.故答案为:NaOH
【拓展延伸】水不能太多,因为水能灭火.故答案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