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脑海中,有许许多多令我忘不掉的事,好象那一颗颗划破夜空的流星,光彩夺目。在这些往事中,有一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午,正是最热的时候,太阳的光映照在我的脸上。坐在车里,听着“吼,吼。”的车声,这声音毋庸置疑是噪音,望着车窗外,人来人往的街道,他们都是半眯着眼睛,撑着太阳伞,似乎一点也不喜欢这热辣辣的太阳。
有人上车了,她是一位老人,她看看车上的座位,满了,又没人让座。只好站着,扶着车杆。阳光正直直地照着那位老人,老人皱着眉头,用手擦从额头流下豆大的汗珠。车子突然猛地一刹车!老人踉跄了一下,脚撞到了车杆“哎哟”一声。全车人的目光都放在了老人的身上,可过了一会儿,他们都各干各的事,压根没打算让座。我直定定地看老人,手紧紧地握拳,手心都出汗了,咬着下唇。让不让坐呢?我十分犹豫,他们不让,我也不让吧,可是……让了的话我就要站着了呀,又热又嗮。不!这点小事,我怎么可以不让呢?我又想到我是少先队员,我迅速起身,走到老人面前,诚恳地说:“老婆婆,你去我的位置坐吧,没那么多阳光。”老人拒绝了,说:“这怎么行,你还小的,还白白的,会嗮黑的。”“小孩子们嗮多身体好。”我坚持要老人坐,老人只好坐了,亲切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我说“没有关系的”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让座,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却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让座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敬,那些光顾着自己渺小的利益的人,却会受到被人的唾齿!
匆忙地奔出家门,沉重的书包压在我的肩上,胸口被压得缺氧着。在周围的空气里一点点寻找着氧气。坐在公车上,心里还是如一潭枯水一般沉寂。
望向窗外的风景,一直看到快要睡着,而旅途还是遥遥无期。抬头望向车上的表,一个男孩的身影却跳进眼帘。
三四岁大的男孩正在发脾气,抱怨没地方坐。而他身边的奶奶很心疼却又没办法的在一旁看着。拿出一个小布包,就那么垫在地板上,让孙子坐。而男孩儿还在哼唧着:“脏不脏啊。”奶奶无奈的在一旁搓着手,脸上挂着尴尬的笑。
坐在人们晃动的脚边的小男孩,好像困了,小脑袋跟着公车上的音乐节拍轻点着,眼神却朦胧着。像个小企鹅一样摇摇摆摆的,在人群中显得可爱又可怜。
司机叔叔突然一个急刹车——嘭的一声,我撞到了前面的栏杆上。(疼死了……T T)小男孩儿没往前撞,惯性把他直接摔在了后面的地板上。他的奶奶倒抽一口凉气,在孙子的大哭声和旁边人冷漠和埋怨的目光中陪着笑脸扶起孙子小心翼翼地安慰着他。
我心里忽然尖锐地疼了一下,既为奶奶,也为男孩儿,更为了那一副冷漠的场面。
尽管离目的地还远,我还是叫住了奶奶,说:“您和孩子坐这儿吧,我该下啦。”
奶奶感激地说了一声:“谢谢!”然后就催孙子:“阿姨给你让位置啦,还不快谢谢阿姨。”这一句话听得我差点晕倒。妈呀,我有那么老吗。(T T……说出去都没脸见人了。。)我笑着说了声不客气,然后静静的等待着下车。
奶奶抱着孙子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看着窗外的风景。男孩儿睡着了,不再去管脑袋后面肿起的小包,而是香甜的睡着了,在奶奶怀里。
下了车,新鲜的空气涌入肺中,同时涌入的,还有开心与明朗。想起奶奶和男孩幸福的表情,我不禁笑了出来,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背上的书包,好像也不太沉重了呦。
可我做了什么呢?只是让个座而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