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根据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年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的体育锻炼时间明显不足,衡量青年大学生体质水平的若干指标甚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在高职院校当中,学生对体育课及体育运动普遍存在消极应付的心理,尤其女生群体的体育兴趣不足表现的尤为突出,因而对女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终身运动意识的培养带来接影响。
一、原因分析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知识,并走向某种事物所具有的意向,它标志着一个人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是个性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培养高职女生的体育兴趣,关键是要了解女生为何对体育缺乏兴趣,掌握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生理及心理原因
高职阶段,女生的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趋完善,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向成熟发展。
大学阶段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锻炼积极性不高等。
(二)受高职教育学习特点影响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主要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基础文化学习为辅,没有升学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竞争压力。社会竞争对她们提出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是专业素质高,上岗即能发挥效用,创造价值;另一方面要求是身体和心理素质高,能承受较大的脑力劳动强度,由于后者需要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才能充分体现,客观导致在实际的高职教学中,无论学校还是学生自身,尽管也认识到体育的特殊功能,但出于短期的实用主义考虑,大多仍将专业教育视为首要目标,对体育运动不自觉地产生了忽视。这种观念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在女生身上表现的尤其突出。
二、科学组织课堂教学
根据女生对体育课的诉求,以新颖的教学方法、途径激发她们对于大学体育课的兴趣。就目前来看,高职女生对于跑、跳、单杠等运动量、难度较大的练习项目往往不感兴趣。
从心理上来说,她们讨厌重复单调的练习,有时教师要求学生参加这些项目时,大部分女大学生往往敷衍了事。因此,应当根据女生的特点和爱好,在大学体育的课堂教学中,力求把课堂组织得严密科学、生动活跃,充分调动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充满青春火力的高职女生们对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而体育课是唯一身心结合的课程,同学们都希望在一个轻松的心情中度过,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针对女生心理、生理特点增加新的内容,而且还要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途径,引起她们的新鲜感,这样,才会使学生百学不厌。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尽量避免千篇一律的跑圈后再加简单的徒手操,而要根据女生心理、生理特点,编一些动作节奏稍快的热身操舞蹈等,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准备活动,也可根据不同课程内容要求,结合课的内容和教学任务,变换成花样图形走双人操、跳绳、轻器械操、活动性游戏等,投其所好,激发兴趣,然后再过度到教材内容,使整个课堂教学处于欢快的氛围之中。
在体育的基本部分教学中,除采用一些传统教学方法外,可用一些竞技、游戏等方法来完成课堂教学。
如在途中跑等耐力类教学中,常采用迎面接力跑,穿梭接力赛、“大鱼网”等游戏形式。有时,还亲自领跑,全班学生跟着跑,并利用场地不断变化队形,或者进行越野跑等。这样即可以使女生按预定的计划跑完规定的距离,也能使她们早运动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烦躁和疲劳,提高他们运动的积极性,以达到教学目的。在素质训练中,针对素质练习枯燥乏味的特点,可用游戏法进行调节,坚持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如追逐练习奔跑能力,听信号做动作联系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不同高度橡筋,可以用来练障碍跑和弹跳力等。对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项目,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如果将篮球投篮联系中,由于女生手指、腕力差,因而掌握动作较慢,如果将篮框降低到2.2M到2.5M之间的高度,则学生易掌握动作,又易于投中,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内容,学生很愿意投入,大大提高女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会明显提高。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高职院校中,教学形式多采用“标准化”竞技技术教学训练方法,存在以竞技动作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追求动作教学的规范化和考试动作的标准化和达标化,忽视了体育项目所特有的健身属性,和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习惯的培养,这种过分的强调动作教学本身的做法是严重违背体育教学的,直接表现的结果:体育教学单调、枯燥,再加上要求较高,使得大部分女生对体育课产生畏惧心理。
因此,必须在大学体育的教学中注意手段的多样化。
(一)注意循序渐进,有浅入深。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要求如,在排球教学过程中,以打基础为主。基础学好了,她们就会不满足,自己就会要求学习较难技术。
(二)坚持采用形象化语言刺激和正确优美的示范提高女生学习、锻炼的兴趣。教师讲解必须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语言要生动,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这样有利于迅速达到讲解的目的。讲解方法要根据新授课、复习课及不同年龄、不同训练水平有所不同。但总的要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动作,多采用口诀、顺口溜、术语等方法。教师优美正确的示范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
(三)师生关系融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保证。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家长”般的爱去关怀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
四、结语
人的兴趣不是与生就有,它是需要一定的基础上,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而使体育学习成为一种高尚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