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书连最新大学排名,山西省无一入围前100,你怎么看呢?

2025-04-05 06:33:0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2020年武书连最新公布了大学排名,根据大学排名显示,江苏省以17所高校占据排名100的榜首位置。紧随其后的是北京16所,再有的是上海9所。

下面这张图是各省份综合实力榜单前100的分布排名。

要是仔细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前面的江苏和北京的教育资源是最丰富的。其次是上海湖北和广东。教育资源少的是甘肃,江苏,河北和云南分别只有1所大学入选。然而还有一些省份是0所,没有进入排名榜单。其中就包括山西省。

山西省的高校没有进入排名前100的榜单中。这令人感到有点惋惜,和无奈。

 我们再来看排名100-200的高校排名,

这张图是武书连2020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的第101-200名.

我们看红色框框的,我们可以看到山西省的第一名是太原理工大学,排名103.紧随其后的是山西大学106名。之后就是中北大学154名了。

仅有三所。连山西医科大学,师范大学都没有进入101-200名之内。

由此可见山西的教育资源是那么匮乏。

为什么山西的教育资源如此匮乏呢?

小编认为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回到之前,我们看看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比如江苏,北京,上海。有个共同点,都是来自经济发达的地区。高校的排名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说是密切相关,而山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理想。这是导致为什么山西的教育资源匮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排名85的深圳大学就是来自经济发达的深圳。不得不说深圳大学的排名靠前与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谓是有一定关系。

 2、历史遗留问题。山西教育资源差的原因,从历史上就可以论述了。中国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分别是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再有的是山西大学堂。当时山西的教育资源在全国可谓是拔尖的,全国仅有三所国立大学,山西就占据了一个。1931年改名为山西大学。

但是后来,山西大学被分了,山西的大学的法律系并入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的的冶金工程系组建新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纺织工程系和采矿系并入了今天的西北工业大学,法学院该称财经学院,后划入中国人民大学,等等。

总之,山西省教育资源落后是有其现实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位置偏内陆有关,还有历史遗留的,原本最早国立大学之一的山西大学堂的教育资源被分开到全国各地。这些原因导致了山西省的教育资源变得如此的匮乏,以至于武书连排名前100的高校,山西居然一个都没有。

 

对此,山西的教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认为山西教育资源差的原因是什么呢?欢迎留言讨论。

回答2:

对于各类大学排行榜,笔者一贯的态度是看看就好,尤其不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的依据,原因主要是因为榜单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高考择校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有较大差异,二者不是同一个维度之事。不过,虽然个体高校的排名不一定准确,但从整体来看,排行榜依然能够反映出各省优质高教资源的差距。 

以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为例,最新发布的2020年大学排名和往年类似,有诸多高校的排位备受争议,譬如第3位的浙江大学、第5位的武汉大学、第10位的吉林大学等。但在象征着最顶尖实力的前100名高校中,依然是江苏、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陕西等高教强省的“天下”,六个省份共强势包揽了62所。反观山西、贵州、广西、宁夏、青海等九个省份,没有一所高校入围了全国百强,足见名校地域分布之不均衡。 

在百强高校“颗粒无收”的九个省份中,山西是最让人遗憾和可惜的。一方面是因为三晋大地上山西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在历史上享有威名,如今却只是一所没有任何名校光环的普通高校。另一方面是由于该省唯一的“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太原理工大学迭出全国百强。不过在具体排名方面,山大和太原理工两校非常接近百强,分别处于第103位和第106位,实力不分伯仲。 

武书连版最新大学排名显示,山西省不仅是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大学两所高校发展不尽如人意,而且整体表现都很“发力”,排名第3的中北大学位列第154位,200—300位的高校仅有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和山西大同大学三所。

究其原因,其实不外乎区域经济和地理位置两个方面。区域经济、地理位置对高校发展的影响,近些年在高校圈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当下发展势头迅猛的高校,诸如深圳大学、苏州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无一例外都是来自经济发达、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这也是东北、中西部地区高校整体发展不给力的最主要原因。

当然,对于山西省而言,地理位置不可能改变,短时间内经济水平也难实现大的提升,要想提高高等教育整体水平,除了加大投入外,重点是要发挥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的“领头羊”作用。而对于后者而言,今后要想有更大的作为和影响力,新一轮“双一流”评选中能否染指名校光环至关重要。

从当下的环境和条件来看,山西大学有机会突围新一轮“双一流”,成为山西省的又一所名校。

1、整个山西省对新增名校的需求非常迫切,山西大学建设“双一流”也能得到省级层面的全力支持,这是最大的前提基础。

2、山西大学有一省份是部省合建高校,全国14所此类高校中,仅有其与河北大学不在“双一流”之列。而教育部此前曾明确表示部省合建高校将重点支持建设,与部属高校享同等待遇,寓意似乎非常明显。

3、山西大学最好的学科评估结果是物理学的B+档,具有一定的建设基础,而且在2019年11月与物理学实力最强(A+档)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能够获得科大方面的大力帮扶。

对于山西省高等教育现状以及山西大学入围新一轮“双一流”的前景,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回答3:

太关注排名的大学,被时代抛弃的风险会比较大吧。
高校与企业类似。一个企业,对时代的发展趋势判断有误,或者,企业太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当然,企业不关注自己的形象也不行),却忽视了发展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它被时代所抛弃就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高校来说,道理是一样的。如果高校把有限的资源都用在了经营其各种排名上,用于发展其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就会大大减少,因而减慢高校的发展速度。
高校如企业一样,企业创名牌靠什么??比如华为,华为只是凭借着把5G业务与手机业务,两个业务做到了世界顶尖,就变成了令美国恐惧的中国企业。我国高校创世界名牌,靠什么??靠排名??那是表面现象而已!!创世界名校与创世界名企道理是一样的,你有几个专业是世界前几名,你想不是世界名校都难!!
其次,高校排名对师资啊、重点实验室、学科评估等等硬件条件关注的比较多,然而,决定着高校层次的,虽然说硬件条件也很重要,但是更多的是无形的东西。比如华为能发展成令美国恐惧的中国企业,靠的是它的厂房最新、办公楼最豪、设备最高档等等这些硬件条件吗??当然不是。
华为厉害是因为它的发展理念。比如,华为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地发展自己的主业,持续地发展,经过十几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把自己的主业做到了世界一哥的位置上。高校也是这样吧,如果高校太过注重什么热门就去发展什么,没有持续深入发展的主业,那你凭什么去创世界名牌呢??没有世界名牌专业,你凭什么成为世界名校呢??
华为牛,因为华为的理念先进,有才华的人愿意去华为发展,而且,华为的文化啊、利益分配原则、晋升原则等等,这些东西能够很好地激发和释放华为人的才华,从而让企业发展得更好。华为让欧美人恐惧的是这些东西,不是厂房啊、设备啊等等硬件资源。
这就看出来了吧,决定着高校能不能发展成世界顶尖名校的,起更大作用的是高校的文化理念,硬件条件也重要,但是在其次吧。
比如,论全职院士人数、论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论资金资源、论生源质量,西工大远不能与华五比,但是,比恢复高考后为国家培养的顶尖科学家,西工大却能够明显胜过华五一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这是因为西工大吸收融合了交通大学、中央大学、老浙大、哈军工等多所顶尖大学之所长,正是多所顶尖大学之所长,这个无形的东西让西工大取得了不俗的育人成果。可见,无形的东西更能推动高校发展。而这些是不可能从排名中体现出来。
高校合并,如同企业兼并重组,有的融合得很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西工大是属于这种情况。也有不少企业兼并重组后,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交通大学、中央大学、老浙大、哈军工等多所顶尖大学的系合并在一起,并且吸收融合得很好,这对我国崛起是有利因素。

回答4:

确实山西省的教育资源不够好,因为山西省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东南沿海,教育资源也比较薄弱。

回答5:

山西省比较其他省市经济相对落后,教育投入不足,同时受教育人才流失影响,教育资源不够雄厚,大学排名落后也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