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然会用儒家思想来看待春秋时代的战争,儒家讲究大义名分、名正言顺,讲究一种“社会秩序”,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春秋时代的很多战争,名不正言不顺,甚至是弑君杀父之举,有悖于他的价值观,所以他说“春秋无义战”。 其实当时的战争是有弊有利的(1):奴隶主之间的掠夺战争“春秋无义战”,这话用现代的观点来理解是不确切的,因为春秋时期也有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正义战争,也有各国人民抵抗游牧部落进攻的自卫战争,但用这句话来说明春秋时期统治阶级不断发动的争霸战争的掠夺性和非正义性,却有一定的道理。 (2):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在大国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北方的燕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