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复原最简单的方法

简单一点,最好一看就明白。有口诀就更好了。
2025-04-28 18:58:0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最简单的魔方还原法
一、基本说明
常见的三阶魔方有不同颜色的6个面,它由26个“色块”组成。魔方放置桌上,从上到下分为三层。贴着桌面的为“下”,用D表示;朝天的为“上”,用U表示;正对我们的为“前”,用F表示;左侧的为“左”,用L表示;右侧的为“右”,用R表示;背对我们的为“后”,用B表示。R表示顺时针转动右侧面90°(正面看右侧面的角度转动),R′表示逆转右面90°。R2则是右面顺转180°了。U是上层顺转90°,U2′是逆转上层180°了。
六面颜色都未打乱的魔方是它的完全形式(打乱的为杂乱形式),现在把它做如下放置:白朝下,黄朝上;蓝朝前,绿朝后;红朝右,橙朝左。给它们编号分别是前(蓝)为1;右(红)为2;后(绿)为3;左(橙)为4;上(黄)为5;下(白)为6。那么:①全部26个色块中有6个只含一种颜色的中心块。②有12个含有两种颜色的棱块。其中蓝红棱块位置处叫[12]位或[21]位,那12个棱块分别是[12]、[14]、[23]、[43]、[15]、[16]、[35]、[36]、[25]、[26]、[45]、[46],请用心找一找。专指蓝红棱块中蓝色一面叫[12]色,它的红色一面叫[21]色,请注意数字的顺序。在魔方的杂乱形式下,对应完全形式的[12]位的棱块叫做[12′]位(不一定是蓝红色),它们指的是同一个地方,请注意表述的细微区别。③另外还有8个含有三种颜色的角块:分别是[125]、[145]、[235]、[435]、[126]、[146]、[236]、[436]。那么[512′]色则相当于完全形式时[125]位角块中的黄色面,[215′]色则是指它的红色面。
二、还原方法

本还原法是分三层由下往上逐步还原的。先底层,再中层,最后顶层,共分7个步骤完成。
■还原底层
1.底层十字
先把白色中心块一面摆放在上,在这一面搭个白色“十”字后再倒置过来成为底层。从魔方的四周找到含白色的棱块,让白色的一面放置成[12′]色或[14′]色,或者是[15′]色、[16′]色,但魔方的“上”和“下”不得随意改变。a. 若[12′]色为白,转一下R即可。但要注意转动上层U让[52′]色不为白。b. 若[14′]色为白,要在[54′]色不为白的情况下转L′即可。c.若[16′]色或[15′]色为白,要在[51′]色不为白的情况下转动F,变成前面两种情形之一。
搭好白色十字之后,还要使十字架四周的颜色与四面中心块颜色相同。这时转动上层U,使白红棱块的红色与中心块红色在同一个面:a.若此时有两个棱块侧面颜色与中心块同色,则把同色的两块分别摆放成左和后(或是前和后)。第一种情况(相邻)用公式 R U′R′U R;第二种情况(相对)用公式R U2′R′U2 R。b.若没有两个棱块侧面颜色与中心块同色,则转动上层U让棱块的橙色(红色的对面色)与中心块同色,然后再用上述方法即可。四周对色后把上层倒置成为底层,进入下一步。

2.底角回家
这一步要把从上层四个角块中找到的含有白色(底色)的角块转到底层正确的位置处。如果这样的一个角块就在底层,那就把它摆放在[126′]位,转RUR′就到上层了。把要归位的角块转到[125′]位,同时它要归位的角块位置应当摆在[126′]位,但不要破坏底层十字。a.若是[215′]色为白(白朝右),转动RUR′把角块归位;b.若[125′]色为白(白朝前),转动U RU′R归位;c.若[512′]色为白(白朝上),转动(RU′R′U2′)(RUR′)相当于先转成白朝右再归位。每个角块的归位都是用上述的方法,底角回家后进入下一步。
■ 还原中层
这一步是要使中层四个棱块归位,用公式(RURUR)(U′R′U′R′)或(R′U′R′U′R′)(URUR),都称为“五四运动”。
3.五四运动
还原中层时,要在上层的棱块中找不含黄色(顶色)的色块,找到后让它摆放在[25′]位,且[12′]位或[23′]位应是它归位的地方,[25′]色应与右面中心块同色,不得破坏底层。a.若[25′]色块要到[23′]位,第一步要顺转,用公式(RURUR)(U′R′U′R′)。即右面和上面交替转,先数五下顺转,再数四下逆转,也就是“五四运动”了。b. 若[25′]色块要到[12′]位,第一步逆转,用公式(R′U′R′U′R′)(URUR)。如果[23′]位或[12′]位就是我们要找的棱块(要摆成这种情形),就用一遍a或b中的公式把它转到上层中去,再来用五四运动转到正确的位置。中层完成后进入下一步。

■ 还原上层

4.顶层十字
这一步公式的俗称为“两前夹顺手”,公式为F(RUR′U′)F′。公式中括号里的部分叫“顺手”,右和上交替转,前两下顺转,后两下逆转回来。a.顶层有三块黄色组成“一”字,用一遍公式搭出一个黄色“十”字。b.在顶层左上角找出一个反写的“L”形,用一遍公式变成a中的类型。c.不能组成前两种类型的,用一遍公式变成b中的类型。顶层十字搭好后进入下一步。
5.十字周好
本步公式俗称“一二拖三、一拖三”,公式为(RU2′R′U′)(RU′R′U′)。后一括号中一个顺转带三个逆转称为“一拖三”,前一括号中的第二下多转了一次,就称为“一二拖三”。本步中主要是使顶层十字架四周颜色与四个中习块颜色相同。先要摆成前面“底层十字”中“相邻”或“相对”两种情形之一。a.对于相邻,直接转一遍本步公式;b.对于相对,用一遍公式可变成a中情形。或者把本步公式连转两遍:(RU2′R′U′)(RU′R′) (RU2′R′U′)(RU′R′U′),注意里边少转了一个U′。十字架四周对色后进入下一步。
6.四角配套

本步公式俗称“左右开弓上摇头”,公式为(RU′L′U)(R′U′LU)。

让顶层的角块呆在它正确的位置,但不要求它的三面颜色摆放正确,这叫顶角配套。我们可先找到一个已配套好的角块放置于[145′]位,这里叫空位。[125′]位叫1号位,[235′]位叫2号位,[345′]叫3号位。转一遍本步公式,1号角块到2号,2号角块到3号,3号角块又到1号,完成一个三角循环,而空位角块不会变动。如果开始没有一个角块配套了,就用公式转出一个配套的角块,将它置于空位,然后再用公式让四角全部配套,进入下一步。
用本步公式转动时,右边转动一下,上边朝右摇头,左边转动一下,上边朝左摇头;右边转回来,上边又摇头,左边转回来,上边还摇头,所以称为“左右开弓上摇头”。请仔细观察这个动作过程。
7.四角归位
本步公式俗称“早出晚归”,公式为(RF′R′F)2或(F′RFR′)2。公式中的2表示把括号里的部分连转两次。转本步公式的动作如同早上出去,晚上归来。可以转一步念“早出晚归”中的一个字。
这一步骤是要让四个角块的黄色面都朝上,魔方就还原完毕。选择一个未归位的角块置于[125′]位,用本步公式让它归位。a.若[125′]色为黄(黄朝前),用公式(RF′R′F)2;b. 若[215′]色为黄(黄朝右),用公式(F′RFR′)2。这个角块归位后,魔方不得乱动,只能转动上层U,把另一个未归位的角块放在刚才的这个[125′]位,再用本步公式归位,直到全部角块都是归位的,稍微调整一下魔方你就大功告成啦!

1. 底层十字

自由发挥
注意上层白色棱块
2. 底角回家
三种情形
白朝右 RUR′
白朝前 URU′R
白朝上(RU′R′U2′)(RUR′)
3. 五四运动
两种情形
(RURUR)(U′R′U′R′)

4. 顶层十字
两前夹顺手
F(RURU)F′
5. 十字周好
一二拖三一拖三
(RU2′R′U′)(RU′R′U′)
6. 四角配套
(RU′L′U)(R′U′LU)
7. 四角归位
黄朝前 (RF′R′F)2
黄朝右 (F′RFR′)2
12

  本步公式俗称“左右开弓上摇头”,公式为(RU′L′U)(R′U′LU)。
让顶层的角块呆在它正确的位置,但不要求它的三面颜色摆放正确,这叫顶角配套。我们可先找到一个已配套好的角块放置于[145′]位,这里叫空位。[125′]位叫1号位,[235′]位叫2号位,[345′]叫3号位。转一遍本步公式,1号角块到2号,2号角块到3号,3号角块又到1号,完成一个三角循环,而空位角块不会变动。如果开始没有一个角块配套了,就用公式转出一个配套的角块,将它置于空位,然后再用公式让四角全部配套,进入下一步。
用本步公式转动时,右边转动一下,上边朝右摇头,左边转动一下,上边朝左摇头;右边转回来,上边又摇头,左边转回来,上边还摇头,所以称为“左右开弓上摇头”。请仔细观察这个动作过程。
7.四角归位
本步公式俗称“早出晚归”,公式为(RF′R′F)2或(F′RFR′)2。公式中的2表示把括号里的部分连转两次。转本步公式的动作如同早上出去,晚上归来。可以转一步念“早出晚归”中的一个字。
这一步骤是要让四个角块的黄色面都朝上,魔方就还原完毕。选择一个未归位的角块置于[125′]位,用本步公式让它归位。a.若[125′]色为黄(黄朝前),用公式(RF′R′F)2;b. 若[215′]色为黄(黄朝右),用公式(F′RFR′)2。这个角块归位后,魔方不得乱动,只能转动上层U,把另一个未归位的角块放在刚才的这个[125′]位,再用本步公式归位,直到全部角块都是归位的,稍微调整一下魔方你就大功告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