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境:假如今天的心情非常不错,那么,我们对任何事都会充满激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做事,一天下来,做了很多事;与之相反,假如我们今天的心情非常的糟糕,那么我们对任何事都难以提起兴趣,做起事来无精打采的,一天结束了,似乎什么事也没做成。学习也如此。相信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各方面状态好的时候,学习特别容易进入状态,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平时更强,效率也特别的高。反之,如果各方面的状态都很差,那么,再精彩的内容、再曲折的情节,都难以引起我们的兴趣和共鸣。例如,期末考前复习课本知识的时候,如果状态很好,可能一小时能看几十页;如果状态很差,一天看一页也说不定。这种现象在课堂上尤为明显。
在上课的时候,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下教室里各个同学的表现,那就会发现,不同的同学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状态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同学听课的时候一副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的样子,回答老师问题时,一呼即应;有的同学东瞧西看,神情焦灼,对老师的讲解充耳不闻。如果再来比较这两类人的学习成绩,就会发现:那些在课堂学习中注意涣散也就是学习不在状态的同学,都不能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那些注意力集中也就是进入学习状态的同学,学习成绩都不错。反过来讲,如果我们想要提升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办法也很简单,即尽快进入状态。我们先来听听一位中考状元的经验之谈:很多同学都非常羡慕那些只学习一小时就能收到两小时效果的同学,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只要进入了学习状态,谁都可以做到。我学习的时候,就很重视学习状态。我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头脑清醒、精神集中,这样才能有最高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事实的确如此,比如说上课的时候我的注意力就非常集中,常常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讲的知识我全部都吸收到了脑子里,课后只要稍微再看一下,这堂课的内容就全部掌握了,根本就不需要再另花时间去看。对此,也许有的同学会问:“如何尽快进入状态呢?”当然有方法可循了,以下就是我归纳出的两条“谋略”。
1.课堂学习:眼耳口手,归于一心。常有同学对我说:“我知道课堂上集中精力很重要,但有时听课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就分心了。”其实,会发生这种现象,一部分原因是同学们对“听课”这个概念还没有完全弄明白。“听课”不是光用耳朵听,而是要眼耳口手归于一-心。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多感觉通道”理论,这个理论是说,眼睛、耳朵、嘴巴、手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时,我们就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我们在不停地将视觉、听觉、书写、发音方面得到的多种信息进行转换,就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而我们听课之所以分心,就是因为听的时候,眼睛和嘴巴都处于闭合状态,无所事事之下,必然分心。有的同学为了集中精力,常常强迫自己去控制看不见摸不着的心,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与其这样,倒不如去控制容易控制的眼、耳、口、手。眼看、耳听、口念、手写都做到了,想分心都分不了了,这样就能达到全身心的听课状态。
2.课外学习:立刻行动,马上开始。课后学习较之课堂学习,有一点点的不同,课后学习自主性强一些,主要是靠自己。也正由于这个原因,多数的同学在学习时就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容易分心,常常是一个小时过去了,书本还停留在刚开始翻开的那一页上。那么,碰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进入学习状态呢?我的建议是,遵循这样的八字方针:立刻行动,马上开始。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法,运用的是心理战术。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原地站立,做奔跑姿势,然后在原地跑,与此同时,嘴里不停地念“立刻行动,马上开始”这几个字,多念几遍。为什么这种方法有效呢?因为你多念几遍,这几个字就会传人到你的大脑皮层中去,紧接着大脑就会产生一种亢奋状态。而因情绪亢奋,就很容易进入到你所指示的状态中去。当然了,如果你嫌口念麻烦的话,也可以把这几个字写下来,贴在墙上。当你感觉学不下去时,当你分心时,抬头看看这几个字,效果也会不错。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 有的人是视觉学习者.通过读,看能更好记忆.有的人是听觉学习者,通过听课,朗读能更好记忆.有的人喜欢通过动手来学习.尤其是实验学科....然后, 找到一个合适的环境,比如,第一种人去图书馆.第二种去教室,讨论室.第三种人去实验室....另外,心浮气躁是学习的大忌.]
首先要明确你的目标 你可以花点时间制定你的计划 这样你就可以避免无所适从和无所事事了 还有你要尽快适应你周遭的环境 保持与周围的人和睦相互 拥有一个好心情也是使人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方法哦~~]
我的回答:这种事情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让自己安静下来学习,但是大部分人喜欢安静的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学习,有的人喜欢听音乐让自己渐入佳境,最重要的是你对知识的渴求程度,和是否热爱你所学的知识决定了你是否能够快速进入状态。希望可以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