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怎样写生?

2025-04-02 10:34:2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静物素描写生是整个素描教学内容不可缺少和十分重要而且应该先行进行的重要课题。平面立体造型的正确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法则、步骤、画面构成、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空间感的能力以及审美意识的培养都要通过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景物写生去研究和掌握,只有经过这一良好的训练,才能为顺利地进入石膏像、人像、人体素描写生奠定扎实而灵活的基础。
静物素描写生是景物素描写生的重要内容,是绘画入门的不可缺少的课题。它能使初学者逐步掌握立体造型的比例、透视、形体结构和明暗规律,锻炼其组合画面、表现质感、描绘空间关系的本领。因此,静物写生是进入石膏头像、人物头像、人物肖像和人体写生奠定基本功的重要阶段,决不可轻视。初学者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扎扎实实地进行,方能有效。
素描学习要解决眼睛、对象和画面三者之间的关系,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将自然形态与艺术形态、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对象与画面严加区别,不能机械地照抄对象。同时还要注意三个方面的能力的锻炼,这就是:准确的造型能力、艺术的表现对象和审美能力。在学习的不同阶段,重点应有所侧重。首先谈谈素描中科学、正确的认识方法:
1 、整体观念:整体的观察对象是素描的关键。整体感是素描基本功训练的核心,整体的观察和表现成为画家的本能和习惯。整体性是一幅画的生命之所在。
孤立地局部观察和表现对象,是初学者的通病,素描之大忌。学会整体的观察对象是纠正画面缺点的妙方。任何时候都要通过对象的全体,物与物之间的互相联系,进行互相必较。有比较才能分辨出物体的大与小、长与短、直与曲、正与斜、近与远、明与暗、平与凸、硬与软、疏与密、实与虚等,一条线或一个色块很难判它的正误,只有画出两个以的线和色块,才能评论它的比例关系,明暗关系的正确与否。素描过程就是“画关系”,必须从大处着手,画上看下、画左看右、画内看外、画近看远,在不破坏大关系的前提下,再去描绘局部的关系。安格尔说:“向整体要答案”。这足见整体观念对画好素描是何等重要。
2 、结构观念:结构指得是物体的结合与构造。客观物质存在往往以复合状态出现,这就存在着各种物质状态的组合与构造问题。研究物象的结构是造型的基础。各种物体如桌椅板凳、瓶罐碗盏、水果蔬菜、鸟兽标本等,都有他们特定形状和结构。初学者往往只观察和描绘对象的外轮廓,而忽视结构的理解和分析。罗丹说:“没有线,只有体积,当你在勾描的时候,千万不要着眼于轮廓,而要注意形体的起伏,是起伏在支配轮廓。”因此,作画时要特别注意研究对象的结构关系,体面转折的来龙去脉,才能立体和准确的表现对象。
3 、立体观念:要立体的观察对象,不能平面的观察对象。绘画就是以在平面上表现物体的立体空间为特征的 , 所以也称空间艺术。立体的基本要素是高度、宽度和深度,既人们常说的“三维空间”。
在平面塑造立体是离不开透视的。因此,学画者应具备一定的透视知识,对视点、视平线、消灭点、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圆的透视,要有明确的概念,不妨阅读较浅的透视学,这里不做详述。重点对立方体、圆柱体与球体透视规律作简要的论述,只要掌握这三个形状的基本规律,其它较为复杂的形体也是由其原理演变而来的。以后画头像或人体,这三个形体的基本原理,也还是起重要作用的。
立方体是最基本的形体,静物中很多日用品都是立方体的造型,如桌椅凳柜、墨水盒、药箱、糖盒、书籍等,它们仅仅是长、宽、高的比例发生了变化,透视原理与立方体完全相同。立方体有六个面组成,每个角度 90 度,透视变形后,平行透视与画面平行的面不变外,其余的面都要向心点消失。成角透视的六个面都发生透视变化,所有的面都向视平线两侧的余点消失,所有的角都不是 90 度,都大于或小于 90 度。同样大的物体会产生近大远小的变化。立方体的垂直线近长远短,它的面是近宽远窄。凡水平面距视平线越远越宽、越近越窄,当与视平线重合时,这个面就变成一条线了;凡直立的面距视中线的远近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在静物写生中视平线和消失点有时不在画面之内,但透视原理是不变的。

回答2:

油画静物教学:静物写生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