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林志炫学习如何做好ppt

2025-02-23 20:16: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作为一名炫风扇,自林大仙加入《我是歌手》我才开始看这个节目,而且基本都是先浏览一下,跳到大仙的部分享受一把。随着“歌王”花落羽泉,这场视听盛宴也告一段落,但仔细回顾一下,我好像收获的比大仙所给予的美妙的歌声更多,从Live天王身上,还学到了很实用的东西。如何做好ppt,打动观众。一首歌,词,曲,歌手的嗓音相当于我们在ppt中用到的硬通货,例如文章,奖励,专利等,而如何演绎,才能使这些硬通货起到作用,获得观众赞同,便是要学习的。
其次《你的眼神》字很少,大仙重复了三遍,却没有让人产生烦感。仔细听,三遍唱出的感觉也不一样,第一遍,轻轻柔柔,似人海中初识,第二遍,有些高亢,像是下定决心来追求,第三遍,甜甜蜜蜜,那定是已俘虏了芳心。这就像发了一篇Nature或是Science,水平是很高,自然要多讲几次,给评委留下印象,但不能让评委觉得没完没了,所以每次提起还要稍有不同。而且,在这首歌的演绎上,大仙与大提琴美女的交流所营造的氛围也是举足轻重的,含情脉脉,两两相望,不管有没有真感情,关键是要让观众觉得有电波在传输。所以,做ppt也是要想方设法让评委专家投入到情景中,带动他们,让他们觉得你所做的工作很重要,完成这项工作很不容易。
然后《没离开过》从柔情款款过渡到尽情宣泄,把主题的部分“我眺望远方的山峰,却错过转弯的路口,蓦然回首,才发现你在等我没离开过。我寻找大海的尽头,却忽略蜿蜒的河流,当我逆水行舟,你在我左右推着我走。”和后面高潮的部分结合在一起看,可以类比于ppt中汇报了做了些工作,取得了点成果,发了几篇好文章,比如2-3篇PRL,这些相当于主题的部分,可以不用非常侧重,然后文章发表后,好评如潮,被某某大牛引用,评价说“这是极好的”,一定要卖力一点吆喝。这样就有些层次感,比较容易让评委专家们接受。
接下来《Easy
Lover》可以解读为ppt中视觉冲击的作用。一直柔情似水的歌手突然转变曲风,唱了首快歌,不仅搭档了个雨神,还编了一段小剧场,对观众来说是个不小的视觉冲击。在做ppt的时候,有时候也要点冲击。几个白板红字或蓝字的ppt之后,看到一个黑底黄字的ppt,有醒目提神的作用。
最后《回家+断了线》,这本是两首不相关的歌,大仙却演绎得严丝合缝,不知道的人可能一直以为是一首歌。我们做ppt的时候,有时候也有料不足,硬通货不够的时候,因此如何有机的把几个成果糅合成一个团非常重要。从这首歌的改编曲来看,就是一定要顺着曲调往下接,不可明显断开,分列代表性成果1,2,3,这样才有可能过关,最好在结尾的地方再兜起来,就更万无一失了。
大仙其它的几首歌也各有可取之处,还需慢慢体会。
下面举几个反例,类比一下做ppt中的大忌。一忌自我陶醉,自己完全沉浸在自己所营造的氛围里,自己感动的不得了,完全不顾评委的感受,有可能得高分吗?做ppt的目的是为了说服评委,获得他们的赞同,自己还用得着说服吗?二忌打悲情牌,选秀节目太多了,几乎选手背后都有个悲情故事,谁悲得过谁?成果不够亮,摆出各种悲情理由,除了让评委觉得报告人无能,不会有什么加分,没有什么励志的作用。三忌太花哨,像摇滚的歌曲,场面很热闹,可热闹过后呢?经不住细细品味。评委打分总归会听过所有报告之后一起评出优良中差,那时的热乎劲都没了。就像ppt里的动画,让人眼花缭乱,当时觉得挺好看,但等到打分的时候谁还记得你费心拔力做的几个动画?共勉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