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凤蝶在四川、浙江和湖北每年发生3~4代,在重庆和江西为4~5代,在广东、福建与台湾为5~6代。各地均以蛹在枝干上、柑橘叶背及其他比较隐蔽的场所越冬。蛹于4~5月份羽化,第二代成虫7~8月份出现,第三代成虫9~10月份出现。成虫白天活动,喜在花间采蜜、交尾。交尾后的当日或翌日,开始产卵。卵多散产于嫩芽上和叶背面。卵期约7天。孵出的幼虫先食卵壳,尔后食芽和嫩叶,随着虫龄增大,逐渐向下取食成长叶。受惊扰后伸出翻缩腺,放出特殊气味。幼虫共5龄,老熟后多在隐蔽处吐丝作垫,以臀足趾钩抓住丝垫,然后再吐丝在胸腹间环绕成带,缠于枝干等物体上。该虫通常以柑橘苗圃、幼龄果园或山区果园发生较多。已发现天敌有卵期有螟黄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北方封底卵跳小蜂和广赤眼蜂;幼虫期有青虫菌寄生;蛹期有凤蝶金小蜂、广大腿小蜂、野蚕黑瘤姬蜂和寄生蝇。以螟黄赤眼蜂和凤蝶金小蜂寄生率最高,抑制作用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