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室内外卫生,防止蚊冲滋生,关闭纱窗。睡觉时关灯,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如果停留在皮肤上,不要直接用手拍它。用嘴把它吹走。到乡下去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尽量穿长袖衣服和长裤。
用1-2滴风油精华混合500毫升左右的水,睡前涂抹在身体上,或喷在聚集处,效果极好。
隐翅虫的体液不小心沾到皮肤,可以用牙膏,苏打,肥皂水,炉甘石洗剂等碱性物质中和处理,烧碱除外,然后清水洗净。之后就用阿昔洛韦乳膏对伤口进行涂抹,一般一周左右即可。
被隐翅虫爬过皮肤后,可以用肥皂水清洗干净,然后用碘伏涂抹被爬过处,如若非常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见一只捏死一只,用纸捏,不然它们的体液具有强酸性。
大学住宿舍被隐翅虫困扰了三四年,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
如果你不怕味道的话,经常用杀虫剂熏一熏房间吧。
隐翅虫是一种小甲虫,体长0.6-0.8厘米,头为黑色,胸部桔黄色,鞘翅平时覆盖在前腹部。昼伏夜出,白天栖居于潮湿的草地、腐木、阴沟、石头下等阴暗处,夜间出来觅食,有向光性。当它夜晚爬上人体时,若用手拍打、揉搓,致虫体被压碎,隐翅虫体内的强酸性毒液流出,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即“隐翅虫皮炎”。
此病多见于夏秋季,雨后闷热天气尤多,皮肤损害主要为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等。轻者患处有灼痛和微痒感,严重者局部剧痛及出现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防治方法:①搞好环境卫生,消灭隐翅虫孳生地。装置纱门纱窗,防止隐翅虫侵入室内。②发现隐翅虫落在皮肤上,不要用手拍击,应将虫体打落在地,用脚踩死。③若虫体接触过皮肤,应及时用肥皂清洗,然后涂10%-20%氨水,以便中和酸性毒液。若皮损处红肿或糜烂,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待渗液减少后涂氧化锌油。④口服扑尔敏,一天3次,一次4毫克(1片)。⑤如有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