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主要成就

2025-04-27 05:33:0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孔子(中国春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诱导原则;“立志乐道”的道德修养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等。强调忠孝和仁爱。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观点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学记》(传说为战国时期乐正克所著):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性原则)。“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循序渐进原则)。

昆体良:(古罗马):《雄雌书原理》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模仿、理论、练习三段学习法。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被认为是世界教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因而提倡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他把教师赞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赫尔巴特(德国):主要教育思想是提倡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论证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提出了教学过程四个阶段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出了以兴趣为依据的学科课程体系。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传统教育学派。

乌申斯基(俄国):《人是教育的对象》。复习是学习之母(巩固性原则)。

杜威(美国):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做中学”。现代教育学派。20世纪初提出活动中心课程论。五步教学法:困难(发现疑难)、问题(提出问题)、假设(做出假设)、验证(推断假设)、结论(检验假设、获得结论)五个阶段。

回答2:

孔子(中国春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诱导原则;“立志乐道”的道德修养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等。强调忠孝和仁爱。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观点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学记》(传说为战国时期乐正克所著):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性原则)。“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循序渐进原则)。
昆体良:(古罗马):《雄雌书原理》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模仿、理论、练习三段学习法。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被认为是世界教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因而提倡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他把教师赞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赫尔巴特(德国):主要教育思想是提倡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论证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提出了教学过程四个阶段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出了以兴趣为依据的学科课程体系。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传统教育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