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改掉学习的拖延症?

2025-02-23 21:10:1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一大批的人是前期疯狂磨时间,不到最后一刻坚决不会完成任务的。我们常常把这一类人称为拖延症“患者”。大多数拖延症都是比较恶劣,甚至可以说没有丝毫好处的,不加以控制,就会演变成一种主观感受趋于正常的生活方式,会习惯性拖延。那么,有什么应对措施能够改善拖延呢?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系列改善拖延症的方法。


1. 分解计划

你所制定的目标本质上是一种心理上未完成的状态,而制定的计划是一种控制,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现在能做的事情上。然而并不是每一个计划都是合理的,有的计划过于宏大,会带给你已经有了进步的错觉,反而会释放你实现目标的焦虑感,减弱行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心态上先是感到振奋,然后逐渐浮躁,渐而随着时间的推进产生畏惧感。

我们应当将计划分解出阶段性,使得清晰可操作。假如你的最终目标是半年内减肥50斤,那么不妨分解为每个月瘦8斤,每周瘦2斤,也就是把一个长期的计划变为了每周的健身计划。


其实,大部分拖延症“患者”的脑子里只有终点,并不愿意过多去思考怎样到达。更好的做法是将计划细分到每一步,细分到可执行为止。你可能因为对半年瘦50斤感到迷茫而拖延,但不应该对晚饭消食后出门慢跑而拖延。通过计划的细分,每一个步骤变得更加的生动清晰,让人乐意去执行。


2. 利用碎片化时间

很多拖延症患者都会因为时间的零散而放弃对目标的执行,比方说,还有10分钟就到睡觉时间了,算了,刷一会儿手机就睡了。其实呢,你可以用这10分钟学几句英语,虽然可能连一页书都看不完。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可以完成执行目标的分解步骤,任何一个步骤都比你的逃避行为更加有效,至少你切实的进步了。


还有就是要明白一点,生活钟碎片化时间的总和比你想象要多很多,等公交的时间,乘坐地铁的时间,甚至追剧的广告时间。切忌,非要消极的等待成块时间才愿意着手去做,如果你的目标需要4小时完成,并不意味着必须拥有完整的4小时才能开始。你的智慧优于他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重任何一段时间的价值。


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优势有很多,既然时间是碎片的很小一部分,所以自然而然被设定了严格的时间限制,你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提升效率。比方说,你只有20分钟去背完一列单词,所以会因为时间的紧迫而注意力高度集中,提升记忆效率。

碎片化时间会让任务变得简单明确,容易接受,同时消除目标宏远所带来的压力感,因为你只需要在很小一段时间完成一个小目标。比如你需要在10小时内完成一个文案,那么不妨用开会前等待的10分钟内收集一部分素材图片。


3. 保护时间,拒绝急事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情景,工作到一半突然家人群有人发红包,你可能就抢红包然后开始加入了闲聊。


你不必对主动找你或是需要你的人有求必应,你应当保护好属于自己的时间。


时间管理专家史蒂芬·柯维的矩阵理论将事情按照“紧迫性”和“重要性”分为4大类:


•    1类 紧迫&重要


•    2类 重要&不紧迫


•    3类 紧迫&不重要


•    4类 不重要&不紧迫


并告诫我们,要避免陷入3,4类事务,并重视2类事务。而人们往往将时间放在紧迫的1类和3类事件上,却往往将重要而不紧迫的2类事件一拖再拖。


针对这一点的建议,不妨养成记手账的习惯,你可以提前一周把下一周要做的主要事情写下来,并在每天睡觉前看看第二天必须完成的工作,进行回顾和补充,这有助于你自我明确哪些才是重要的事。


4. 预留缓冲时间,防止意外干扰


我们常常在做规划时往往把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没有缓冲和容错的余地。所以,当遭遇时间上的意外,例如路上堵车,同事同学临时有事找你,原地计划场地出现意外,往往会措手不及。


你可以学会预留一部分缓冲时间,一天有8小时工作时间,你可以只安排6小时的工作量,一个项目周期有3个月,你可以把任务排到两个半月截止。而多出来的时间作为缓冲时间,以防意外情况的出现。


毕竟,心理学上的墨菲定律表明,只要事情有变坏的可能,无论多小,事情总会有发生的可能性。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完不成计划造成拖延,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做规划时过于理想,考虑不到那么多的意外状况。


所以,做规划的时候就要防患于未然,留出足够的的缓冲时间,以防不测,避免拖延。同时有一点,时间的计划要基于对自己的了解,如果你的能力不支持你在6小时完成预留时间为8小时的工作量,那么不妨把计划时间放宽泛些,不然会心急,导致静不下心完成工作,等到计划时间截止了工作却没完成,就会很气馁。


预留缓冲时间有3个好处:


一是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把任务压缩到更短时间内完成,才有额外时间做其他事。


二是为计划保险,假如在计划时间未能完成,还能用预留时间作为缓冲部分。


三是加强时间观念,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要不断强调计划时间的局限,而不是一心想着总体的预留时间有多少。工作时想着必须在6小时内完成,而不是想着有8小时可以慢慢做。


5. 分离娱乐与工作


部分拖延症“患者”在工作的时候想着娱乐,而娱乐的时候又想着未完成的工作。其实,很多人都是在用娱乐活动来逃避工作,逃避现实,逃避拖延带来的负面情绪。


在放松时清楚自己的逃避行为,所以下意识地内疚,恐惧,焦虑和自我憎恨。他们的心路历程往往是这样的,想着还有事情没完成,心里压着大石头,神经紧绷,娱乐根本达不到放松的效果,娱乐结束后带着更深的自责和罪恶感进行工作,反而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其实,一旦因为松懈拖延而产生内疚和压力感的时候,也不能够再去苛责自己了,因为压力会带来更大的拖延,应该适当鼓励自己,然后重新梳理目标,制定易行而细分的计划。

回答2:

给自己制定合适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且一步一步实现它,这样子既有成功的成就感,又能让人有想要征服学习的欲望。

回答3:

很多人都有学习的拖延症,想要改掉其实也很容易,首先就是你要集中精力去学习,不要因为其他事情而分神,其次就是要学会给自己制定目标,当自己完成目标之后给自己一些奖励,如果没有完成目标,就相应给自己一些惩罚, 慢慢你的拖延症就会没有了。

回答4:

[告别拖延]五个小技巧彻底让你摆脱拖延症,立马学习!

回答5:

你可以通过给自己设定学习目标来改掉拖延症。如果你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的话,将会很容易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