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pWOId255XVLWW7fWSxXSg
名师感统训练课程(0-12岁)
这里有免费的名师感统训练课程 希望能帮助到您
感觉统合训练(Sensory Integration,简称SI)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弹跳训练,可以调整固有平衡、前庭觉平衡感觉神经体系,强化触觉神经、促进左右脑健康发展。如果孩子有姿态不正、脾气暴躁、胆小、阅读困难等症状,就非常适合这种训练。
触觉训练:通过触觉训练,可以调整孩子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强化大小肌肉关节神经,那些胆小、爱哭、发音不正确、偏食的孩子特别适合这种训练。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在进行感统训练的时候首先对于场地有一定的要求,无论是感统游戏还是感统运动都要求场地宽阔而且安全,因此必须要考察下感统训练机构的场地如何,如果场地本身就是应付了事非常逼仄,那么不但影响具体训练的效果,而且还可能导致孩子因为处于狭窄的空间而变得情绪烦躁。
因为大多数感统训练都是以感统运动和感统游戏的形式体现,因此很多家长都把感统训练和体育训练混淆,甚至以体育训练的成果来衡量孩子的感统训练的效果,其实这样是错误的认知,感统训练提高的是孩子感觉统合的能力,而不是具体的体育技能,所以家长也要正视并且鼓励孩子参加感统训练才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感统训练
触觉训练
使用按摩球、海洋球池、平衡触觉板,强化皮肤、大小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
适用于胆小爱哭、怕生、笨手笨脚、怕人触碰、偏食挑食、体弱多病等情况的孩子。
前庭平衡觉训练
使用平衡脚踏车、按摩大笼球、滑梯、平衡台等训练器材,调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经体系自动反应机能,促进语言神经组织健全、前庭平衡觉及视听能力完整能力。
适用于身体灵活度不足、姿态不正、双侧协调不佳、多动、语言发展迟缓、空间感知能力不足、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等情况的孩子。
本体感训练
使用蹦床、滑板、平衡木等,强化固有平衡、前庭平衡、触觉、大小肌肉双侧协调,灵活身体运动能力,健全左右脑均衡发展。
适用于语言发展迟缓,笨手笨脚、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情绪化、组织力及创造力不足的孩子。
固有平衡训练
使用独脚椅、大陀螺等训练器材,调整脊髓中枢神经和对地心吸力的协调,强化中耳平衡体系,协调全身神经机能,奠定大脑发展基础。
适用于坐无坐相、站无站相、多动不安、容易跌倒、脾气暴躁、手脚不灵活、自信心不足的孩子。
1.拍气球(4-6岁)
【训练目的】
手眼协调能力,动作的计划能力。
【训练要求】
把气球往上抛,然后双手轮流向上拍打气球,尽量不要让气球落到地上。
【难度设置】
A、双手轮流拍打;
B、在地上设置简单的“路障”(如玩具或凳子),让孩子绕过路障拍气球。
【帮助给予】
(1)开始时教孩子把气球拍高一点,延迟下落的时间,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计划自己的动作和步子;
(2)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
(3)提醒孩子看脚下的“路障”。
2.金鸡独立(4-6岁)
【训练目的】
单脚站立有助于平衡感及前庭平衡。
【训练要求】
(1)左右手平举,挺直身体,目视前方站稳。
(2)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抬起,上身保持不动。
(3)保持原地不动坚持15~20秒为达标。
【帮助给予】
金鸡独立可以与孩子比赛看谁在15~20秒的过程中不晃动。
3.抛丢球(4-6岁)
【训练目的】
训练身体在静动态下的平衡,矫正坐姿,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初步培养孩子的手眼调能力。
【训练要求】
(1)孩子做在椅子上,抬头挺胸,后背倚靠椅背。
(2)双脚并拢,双臂自然放在膝盖上,身体保持平衡。
(3)双眼目视前方,在孩子1.5米处与孩子做上抛接,10~15个为一组。球不落地。
【帮助给予】
此训练可以放松肩膀及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还可以在抛接球的过程中与孩子交流。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
4.蜻蜓点水(5-6岁)
【训练目的】
有助让孩子在小支撑点上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
(1)双脚尖站立,并从1数到10为一组,一次2~4组。
(2)双脚尖站立平稳后,改为单脚尖练习。
【帮助给予】
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不穿袜子,可以和孩子一起面对面的练习。
滚筒式时光隧道游戏(3-5岁)
【训练目的】
改善触觉敏感或不足以及调节前庭感觉。
【训练要求】让孩子用脚在前面的方式倒爬到隧道里。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孩子可能害怕或不理解要求,可以先培养孩子对隧道的兴趣,把球滚到隧道里,鼓励孩子爬进去捡球,表扬他/她的勇敢尝试;
B、协助孩子双脚放在前面,倒爬到隧道里,边帮助边给予口头提示,语气要轻柔,以免引起孩子紧张而拒绝合作。
【帮助给予】
由始至终身体协助;
由始至终的口头指导及适当的鼓励
适合年龄段2-4岁
1、能2步1级上楼梯:
训练目的:训练平衡力、协调及独立行走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踏出右脚上一级楼梯,然后把左脚踏在同一梯级。
难度设置:A扶着扶手或家长的手踏楼梯;B独自踏楼梯;
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站在上一级楼梯上,伸出双手协助孩子并同时给予口头指令“上!”;如果孩子不合作,可把水果放在楼梯上,等孩子踏上后给予奖励。注意开始时可在每一梯级放水果,逐渐地,只在几级楼梯或最后一级楼梯上才放。不论孩子如何哭闹,要坚持让孩子配合才能给予奖励物。
2、会走上、下倾斜约15度的小斜坡:
训练目的:重心、平衡、膝盖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及帮助给予:上斜坡:开始时家长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拉着孩子的 双手协助;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可站在其身后,只在他有需要的时候推或扶持孩子前进。下斜坡:开始时家长站在孩子身后,双手从孩子双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鼓励他扶着你的手下斜坡;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尝试在他双手放置两件小玩具,让他在不用搀扶的情况下下斜坡。
难度设置:
A走上斜坡;
B双手拿物走上斜坡;
C搀扶下下斜坡;
D独自下斜坡。
3、能倒走3-5步:
训练目的:空间概念,协调身体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沿着一条直线倒退着走路。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只要求孩子随意在地板上倒走;
B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后;
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线倒着走;
C要求孩子独立地沿直线倒着走。
帮助给予:
(1)如果孩子开始时不领会,需要给予身体指导,如:一人在前面扶着他的双手,另外一人在他身后轮流抬起他的左右脚往后移。
(2)偶尔地给予身体协助。
4、能弯腰左右腿交替钻过呼啦圈:
训练目的:肢体运动及平衡能力的控制。
训练要求:给孩子一个大号的呼啦圈,示范给他/她看如何双手分别握着呼啦圈
两边并把它放在正前方的位置。弯下腰,然后把一只脚跨入呼啦圈,接着跨入另外一只脚。
难度设置:
A 开始时把呼啦圈放低一点,并且帮助孩子握着呼啦圈;
B 高度稍微调高,要求孩子自己拿呼啦圈,必要时给予帮助;
C 要求孩子双脚跨入后转动双手把呼啦圈由后往前翻转到跨入前的位置(在身体的正前方)。
帮助给予:
(1) 如果孩子拒绝游戏,可以多做几次练习,并且邀请孩子一同参与游戏;
(2) 注意确保孩子的安全,在每一需要的环节给予适当的身体和口头帮助。
(3)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
5、坐上大龙球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不良,增强重力感的控制能力,建立和刺激前庭机能对多动和身体协调不佳的孩子有较大的帮助。
训练要求:协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指导者可以放手,只要协助保持大龙球的稳定即可,鼓励孩子用屁股力量作上下跃动。孩子要作前后、左右摇晃时,指导者可以用手握住孩子双手,以协助孩子保持身体的平衡。
二、前庭觉家庭训练方法
1、能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训练目的: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心力,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难度设置:
A先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双手放在腿上,保持双腿垂直,腰干挺直 的坐姿势。
B家长蹲下与坐在丁字椅上的孩子玩传球游戏;
C让孩子右手前平举,右脚向上踢并碰到手心。再换成左手重复以上游戏。
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给予身体指导,帮助孩子学会保持平衡,然后在每一个(难度)环节中给予适当的帮助,直至该环节通过,再进入下一环节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