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卧室联 三爱与四物各表现作者什么精神品质

方志敏卧室联 三爱与四物各表现作者什么精神品质
2025-04-29 00:16:5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三爱分别为:奇书、骏马、佳山水,这“三爱”简要地概括了方志敏心中所爱,也透露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四物是青松、翠竹、白梅、兰花,这四物都表现了方志敏崇高的追求和高尚的品质。

一、方志敏卧室挂对联 有“三爱”

1.“三爱”之一奇书。方志敏很早就踏上了追求进步的步伐,曾出国留学,受到大量进步思想的熏陶。奇书,指的就是方志敏爱读的传播新文化,特别是那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珍奇之书。

2.“三爱”之二骏马。骏马,就是骏逸的良马。方志敏爱骏马,也暗指了自己希望凭借它驰骋在疆场,保家卫国,为民请命,为国建业。方志敏爱骏马,可见其远大志向。

3.“三爱”之三佳山水。佳山水,就是祖国美丽的山河。游山水,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眼界,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方志敏卧室挂对联 有“四物”

1.青松,是有节之物,古有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翠竹,是虚心之本,人称“竹称君子”;

3.白梅,是花中的佼佼者,古有毛泽东作诗:“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4.兰花,是王者中的大家闺秀,有诗曰:“不起林而独秀,挺自然之高介”。

拓展资料:

  1.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原名远镇,乳名正鹄,号慧生  。江西上饶市弋阳漆工镇湖塘村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

  2. 方志敏是江西农民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江西地方党团创始人之一。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一批苏维埃政权。

  3. 方志敏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造了拥有“铁的纪律”的红十军;创造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十六字战略要诀。

  4. 方志敏在苏区首创了股份制,发行了股票;首创了地雷战,把人民战争提高到新水平;首创了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形成了数条开放型贸易路线;首创了列宁公园,创办了一批学校和文教卫生单位。 

  5. 方志敏主要作品有《我是个共产党员了!》、《我不相信基督教!》、《同情心》、《呕血》、《哭声》、《可爱的中国》、《清贫》、《诗一首 [12]  》、《狱中纪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等。方志敏狱中留下的十六篇计十四万字文稿,在狱中写下的《清贫》一文被纳入沪教版初中六年级下的语文课本中。 

  6. 方志敏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苏区。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1935年被捕牺牲。2009年9月,方志敏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方志敏

回答2:

方志敏卧室对联显胸怀。

方志敏在年仅16岁的时候,就自题了一副对联,将它挂在了卧室中。这副对联表达了方志敏在青年时代的胸怀和追求,其中的“三爱”、“四物”更直抒心意和志向。

方志敏卧室挂对联 有“三爱”:

在方志敏16岁的时候,自题了一副对联挂在卧室:上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下联——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三爱”之一奇书——方志敏很早就踏上了追求进步的步伐,曾经出国留学,受到了大量进步思想的熏陶。《奇书》指的是方志敏喜爱阅读的新文化,尤其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珍稀书籍。

“三爱”之二骏马——方志敏喜欢马,还暗指他希望用马在田野里奔跑,保护国家,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事业。方志敏热爱马,可见其崇高的志向。

“三爱”之三佳山水。美丽的山和河是我国美丽的山和河。山川旅游不仅可以开阔我的视野,还可以培养我对国家的感情和热爱。

这“三爱”简要概括了方志敏心中的爱,也揭示了他“以世界为己任”的雄心壮志。

方志敏的卧室有“四物”。

方志敏在花园里种了四样东西,分别是青松、青竹、白梅、兰花。这四件事显示了方志敏崇高的追求和高尚的品质。

青松是一个盘根错节的东西,在古代有云。翠竹,根谦虚,素有“竹说君子”之称;白梅是杰出的花,古代有毛泽东写过诗:“既为悬崖百张冰,又有花枝巧”;兰馨,是在桂秀王家,有诗曰:“不升林而独展,站自然之高介绍”。

方志敏在花园里种了四样东西,足以显示他的优雅和兴趣。这四件事是方志敏心中的真实写照,体现了方志敏的崇高理想和崇高理想。

年轻的方志敏能写这样的对联,很不简单。更重要的是,方志敏有一颗爱国的心。

拓展资料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江西省弋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

他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

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总司令。1935年1月27日,他不幸被俘人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著。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

参考链接:方志敏-百度百科

回答3:

方志敏卧室联中“三爱”是指奇书骏马佳山水, “四物”指青山翠竹白梅兰。

“三爱”道出了青年时代的方志敏心中所爱,充分表达了他的高尚志趣。

“四物”则是直抒胸臆和志向,表达了方志敏崇高的理想和的远大抱负。

详细解析:

三爱:

奇书,既珍奇之书。方志敏很早就踏上了追求进步的步伐,曾出国留学,受到大量进步思想的熏陶。

骏马,即骏逸的良马。方志敏爱骏马,也暗指了自己希望凭借它驰骋在疆场,保家卫国,为民请命,为国建业建业。

佳山水,即是佳丽壮美的祖国山河。游山水,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眼界,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四物:

青松,是有节之物,古有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翠竹,是虚心之本,人称“竹称君子”;

白梅,是花中的佼佼者,古有毛泽东作诗:“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兰花,是王者中的大家闺秀,有诗曰:“不起林而独秀,挺自然之高介”。

方志敏在原煤栽有四物,足以见得他的洁雅志趣。这四物是方志敏心中的真实写照,表现了方志敏崇高的理想和远大大抱负。

【拓展资料】

方志敏(1900—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创建人,出生于江西弋阳。1934年他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途中与阻击红军的国民党军作战,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于1935年7月在南昌英勇就义,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书。

回答4: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此联是方志敏同志青年时代自题一副卧室联。

  方志敏(1900—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创建人,出生于江西弋阳。1934年他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途中与阻击红军的国民党军作战,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于1935年7月在南昌英勇就义,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书。

  此联在内容上简要概括了青年时代的方志敏心中所爱,充分表达了他的高尚志趣和远大抱负;在创作上,运用“增语”之法,别开生面令人惊奇。

  奇书,既珍奇之书。方志敏早年追求进步,在求学期间,曾大量阅读《新青年》《东方杂志》等进步书刊。中共成立之后的1922年又开始阅读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联中的“奇书”,就是指方志敏爱读的传播新文化尤其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珍奇之书。

  骏马,即骏逸的良马。热血青年可凭借它驰骋疆场,为国立功为民立业。方志敏曾在家乡村头的凉亭上题一副对联“云龙搏浪飞三级;天马行空载五华”从中即可想见他爱骏马的远大志向。

  佳山水,即是佳丽壮美的祖国山河。“川晴野媚,石秀山明”,既可“樵水渔山”,亦可“枕流漱石”“九万长河,一规月漾;五千太华,千垒之横。”广游名山大川,不仅可以锻炼坚强的意志,也可以扩大视野,陶冶情趣,培养热爱祖国的炽热感情。因此,方志敏除了爱“奇书”爱“骏马”之外,也极爱“佳山水”,从他的这“三爱”中,便透露出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不平凡胸襟。

  青郁之松,乃有节之物,“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青翠之竹,乃虚心之本,故“竹称君子”;梅,花中之佼,“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兰,为王者之秀,“不起林而独秀,挺自然之高介”,方志敏在园中栽此四物,即可见他的洁雅志趣和高尚品格,表现出他嵩高的不同凡响的追求。正因为如此,他总能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不屈不扰,一往无前。据说,1935年1月,他率部北进,在南华山突遇大雪,使用竹枝在雪地上写一首诗:“雪压竹头低,低下颔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表现出他万难不屈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并以此来勉励同志们共度难关。

  此联在内容上的不同凡俗,文字上高雅清逸以外,创作也别具一格,那就是运用带有数目字的“增语”写法。

  所谓“增语”,就是在主体之后增设补体,使具体化、形象化的一种对联写作方法,它有二种情况,一是主体是概说,增设补体使比喻内容具体化;一是主体是比喻,增设补体使比喻内容具体化。此联属于前者。而这种带有数目字的增语写法,难度尤大。有一例可证。相传,宋神宗熙宁年间,辽邦派遣使臣来中原,苏东坡奉诏接待。辽使知道苏东坡是大名鼎鼎的文士,欲当面一试,便佯装请教,出一对道:“三光日月星。”这个出句初看简单,实甚难对。因为按照对对要求,出句有数字,对句也必须有数字。出句为“三”,对句不能重复“三”,而只能是二、

回答5:

方志敏卧室对联显胸怀   
方志敏在年仅16岁的时候,就自题了一副对联,将其挂在了卧室中。这副对联表达了方志敏在青年时代的胸怀和追求,其中的“三爱”、“四物”更直抒心意和志向。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解读一下方志敏这副对联的含义吧。
  方志敏卧室挂对联 有“三爱”
  在方志敏16岁的时候,自题了一副对联挂在卧室:上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下联——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三爱”之一奇书。方志敏很早就踏上了追求进步的步伐,曾出国留学,受到大量进步思想的熏陶。奇书,指的就是方志敏爱读的传播新文化,特别是那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珍奇之书。
  “三爱”之二骏马。骏马,就是骏逸的良马。方志敏爱骏马,也暗指了自己希望凭借它驰骋在疆场,保家卫国,为民请命,为国建业。方志敏爱骏马,可见其远大志向。
  “三爱”之三佳山水。佳山水,就是祖国美丽的山河。游山水,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眼界,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这“三爱”简要地概括了方志敏心中所爱,也透露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

  方志敏卧室挂对联 有“四物”

  方志敏在花园中栽有四物,他们分别是青松、翠竹、白梅、兰花。这四物都表现了方志敏崇高的追求和高尚的品质。

  青松,是有节之物,古有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翠竹,是虚心之本,人称“竹称君子”;白梅,是花中的佼佼者,古有毛泽东作诗:“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兰花,是王者中的大家闺秀,有诗曰:“不起林而独秀,挺自然之高介”。

  方志敏在园内栽有四物,足以见得他的洁雅志趣。这四物是方志敏心中的真实写照,表现了方志敏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

  小小年纪的方志敏就能写出这样的一副对联来,很不简单。更难得的是,方志敏那一颗爱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