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了,日新月异,每天都有东西发明。什么隐形眼镜、掌上电脑的都有。而科技发展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去运用。而我认为科技发展是利大。为什么我会认为是利大呢?因为科技发展了,再加上人们的正确运用,就能给每一个人都带来好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但当初人们研究并利用是为了制造武器——原子弹。原子弹是利用核能,能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裂变弹。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梯恩梯当量,有巨大的杀伤破坏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无数的人民断送了性命。而现在原子弹的利用,更多的是用来建造核电站,把核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做贡献。
还有比如电脑。我们上网查资料、看新闻、增长知识、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文字处理、娱乐、辅助教育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这当然好。可也有不好的,如果是上网玩游戏和上不良网站那就是不好了。就是说电脑对什么人来说都有好处和坏处。对上网查资料、看新闻、增长知识、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文字处理、娱乐、辅助教育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是好的;对上网玩游戏和上不良网站的那是不好的。这是使用的人使用的正确不正确的问题。
因此,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有好也有坏。好和坏都有使用者自己来决定的。科技发展也是如此,它的利弊也是由使用者来决定的。
伊拉克战争中的赢家和输家[庄大军]于2005-08-2610:39:43上贴 弹指间过去两年有余了,时过境迁,虽然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我们也尽可以来议论议论,看看这场战争中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发动战争的布什至今仍然死不改口,坚持出兵有理,坚持定能大获全胜。这个结论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大白于天下,君不见,美军在伊拉克度日如年,那位反战母亲和无数爱好和平的美国人民在布什家门口安营扎寨,就这一点来说,美国政府其实已经输给了人们的和平意愿。。至于美国政府今后何去何从,什么时候将以什么方式撤出伊拉克,那大家自然心照不宣。即便美国扶植一个看似忠孝自己的奴才政府,伊拉克人民也不会甘心被奴役。我所谈的是已经有了定论的赢家和输家,是那些哭着或者笑着的。 第一个大输家就是萨达姆政权,短短的两年多时间恍如隔世一般,历史好像和人们玩了个游戏。萨达姆的豪言壮语仍然言犹在耳,伊拉克国民卫队的耀武扬威似乎历历在目,可是一转眼之间,就变成了昨日黄花,那只阿拉伯老虎做了笼中困兽,也许过不了多久将走上断头台。这样的变迁不能不让我们感慨万端,不能不让我们对历史充满敬畏。虽然现在真相大白,那个美国用来攻打伊拉克的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属子虚乌有,可是人们免不了还是要问,如果萨达姆向美国俯首称臣,伊拉克战争是否能够避免呢。问这样的问题,其实是为了搞明白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真实目的,一个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坚持穷凶极恶的武装入侵,难道只是为了一个萨达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西方文化对伊斯兰向来是排斥的,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纠葛源远流长,布什出兵伊拉克时的那句新十字军东征就可以证明战争的动机。当然阿拉伯的石油也绝对具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在能源危机的时代,战争的手段不能不让我们将炮火和石油紧密联系。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的美国,传播基督教文化的使命感,和对能源危机的需求紧迫感,让他们对阿拉伯世界虎视眈眈,对石油宝地垂涎三尺。可是民主体制的约束,联合国的压力,都让美国不得不收敛,不得不小心形式。然而萨达姆太猖狂了,不仅对美国的盟友以色列竭尽打压之能事,居然还出兵科威特。这一下终于给美国的全球战略带来了天赐良机。海湾战争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起点,从那时美国就开始了对伊拉克战争的预谋,就开始了对阿拉伯世界实质性占领的酝酿。随着俄罗斯的日趋弱势,美国早就隐藏在心里的那个世界美国化,美国世界化,的全球霸主之野心迅速膨胀起来了。综上所述,美国对伊拉克的占领是蓄谋已久的,就是说萨达姆的俯首帖耳必须是百分之百的。萨达姆必须下台,政权必须更迭,宗教的国体政体必须被美国模式替代,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方式也要美国化。 且不必说萨达姆会不会如此忍辱负重,心甘情愿的俯首帖耳陈为美国人的走狗奴才。就是伊拉克人民也绝对不可能违心违德地将自己脱胎换骨,变成一个拿着伊拉克护照的美国式伊拉克人。既然如此,那么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只是迟早的事情了。再看看美国为了这场战争,几乎动员了全部兵力,除此之外还不遗余力地在联合国,在西方盟国之间鼓吹其战争的必要,竭力渲染萨达姆给世界带来的恐怖威胁,大肆渲染9。11和萨达姆的暧昧关系。这样看来美国做足了文章,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就会歇手罢战呢。说到底,除了文化宗教政治民族和石油的原因之外,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是战争的导火索,美国点燃了这根导火索,就是想在阿拉伯世界里炸开一个缺口,让美国势力稳稳的扎下根,在这块风水宝地里开花结果。让阿拉伯成为美国世界化世界美国化的一个特区样板。 也有人说,美国打伊拉克是选错了对象,这种说法是因为伊拉克的抵抗运动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之外。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完全是一个独裁专制政权,人们对美国的抵抗并非出于对萨达姆的钟心。所以无论美国攻打哪个阿拉伯国家,所得到的结果应该如出一辙。
谈到战争,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一幅幅带有血腥与火药味的残酷画面,又不得不使人想起鲁迅说过的一句话:“人类的历史是血战前行的历史。”
历史的前进总是伴随着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战争有正义的,也有非正义的;有保卫战,也有侵略战。不同类型的战争向人们展示了同样的事实:流血。
粗略的俯看人类的战争史,从远古时代的部落纠分到现在的谋取利益;从大刀长矛的冷兵器时代到现代的常规战和核战;从人与人的厮杀到无人的硝烟战场。一切都在随着时间而改变、而发展、而进步,人类也从野蛮步入了文明。但战争却从未停止过,也许他们认为,战争最能代表他们的文明吧!
当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恼羞成怒的美国人在日本广岛扔下了原子弹,以疯狂的报仇愿望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残烈的悲剧而遭到人们的谴责;正如深受德国纳粹残害的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后,转而迫害巴勒斯坦人那样,正义和非正义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互相转化,自卫的武器有时也会成为侵犯的屠刀。这样各民族的仇恨也会随着战争的进行而进一步恶化,更多无辜的人们就会卷入到战争中去,从而形成了战争的恶性循环。那时,战争的不断爆发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
我不敢再想下去。这时,我仿佛看到了斜靠在墙上的一名士兵的枪口被插上了鲜花,一名妇女抱着一个婴儿从破旧的窗子里向外窥视着蓝天,阳光,鲜花和笑容……
战争是残酷的,人民是无辜的;战争是罪恶的,和平是美好的。让笑容浮现在每个人的脸上,让鲜花开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和平的鸽子飞上美丽的蓝天,让世界人民远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