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要是因为在夷陵之战中,蜀国损失的这五万军马可以说是蜀国最后的精英部队了。当时在三国之间的年年征战之后,各国的可用兵力其实都并不是太多的,而作为三国中实力较弱的蜀国一方,又处在地理位置偏僻的四川一带,蜀国的可用之兵自然也是很少的。
而当初蜀国举国上下为了支持刘备的这次远征,可以说把全国的精锐力量都给了刘备了,而蜀国剩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真正可用之兵其实是不多的。可以说刘备在这次战争之中已经把老本都赔光了,因此这才说,在夷陵之战之后,蜀国开始一蹶不起了。
其实在三国时期,一个国家能有五万人其实已经不算少了。毕竟当时的全中国也就只有3000多万人。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蜀国的全部兵力也不过只有10多万人。更何况被刘备带走的5万大军中,都是蜀国的精锐部队。而这5万人的败亡的同时,也代表着蜀国国力的虚空。而且当时刘备远征,所需要的军资消耗十分巨大的。这五万人每日的耗费,加起来估计能有整个东汉一年财政收入的七分之一。再加上他们使用的器具,马匹等的费用,那么耗费会是更加巨大。
而且在这5万人死后,国家还要对他们进行抚恤。这笔抚恤费用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可以说这5万人的败亡,代表着蜀国已经失去了和魏国、和吴国在后来的争霸。这也导致了后来为什么诸葛亮七次北伐,都是也没有成功。所以我们才说,蜀国在夷陵之战之后便是一蹶不振了。
这是他们最后的精锐部队了,虽然5万兵马不多,但是实际上他们已经没有了什么兵力了,所以就一蹶不振了。
蜀汉当时总的兵力也就10多万,你这一下子损失掉了5万的兵马,怎么能让他们再振旗鼓呢?所以他们就一蹶不振
因为这一战他丢失了荆州,还失去了很多大将。丢失荆州之后,蜀国的人才出现明显的匮乏。
打了这么久了之后其实蜀国精锐部队已经不多了,这一次损失的正是五万精锐,对蜀国不仅是实力还是士气都是极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