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轻信他人?

2025-02-25 20:43:4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虽然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很多时候,就是自己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更何况是道听途说。

职场也是一样,很多人为了虚无缥缈的一句谎言,不惜冲锋陷阵,结果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他人利益的跳板,相信这样的例子在职场数不胜数。还是中国那句古话,叫“防人之心不可无”。人的世界,虽然不像动植物那样种类繁多,但人的素质与个性却是光怪陆离的。

看似凶恶的人,却可能心如暖阳;而看似老实的人,却可能有着蛇蝎心肠。不管和你交往的人长得是凶神恶煞,还是慈眉善目,他的话都要掂量掂量再相信。

注意事项:

1、任何一张笑脸后面都可能包藏祸心,任何一句赞美的背后都可能是赤裸裸的利益

2、不要轻信他人之言,一切让事实来说话,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避免别人拿自己当枪使,也可以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损害。

回答2:

朋友的朋友介绍了一个号称是“天才”的年轻人来到小李的公司,朋友给小李写的推荐信上说:“这是一个绝对值得信任,绝对有才能的人才,你信不过别人还能信不过我?”小李对朋友的话向来是十分信任的,因此将这位“天才”安排负责策划部的工作。一个月以后,小李从外地出差回来,才发现策划部的工作已陷于停顿。这位“天才”已不辞而别了。一个月来,他根本拿不出任何方案,也看不懂一份策划书,小李不禁连呼上当。这个故事的教训是判断人才一定要从全面考虑,而采用印象用人必然会铸成大错导致损失。其实小李看人确实太马虎了。如果他在用人之前能够根据下列7种表现来判断人才,那么结果绝不会是这样。

(1)周密的谋划蕴含于言笑之间,深远的打算蕴含于在所不辞的从容姿态之中。

(2)既算进也算出,既算当前也算长远;既算现实物质利益,也算精神效益,诸如友谊、信誉、扩展业务的后续机会等等,既算企业利益也算社会效益。总之,要算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多个方面。

(3)算计本方的利害得失,也要考虑对方和合作者的利害,要算计给人以好处,特别是对合股者、联合经营者。

(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拣芝麻,更抱西瓜。

(5)勇于承担责任。给你一个重要的忠告:人们不在乎解释。要是你能按时交货,用不着解释。同样,要是你不能按时交货,解释也没有用。

(6)永远要做得更好。成熟的人才能把每件事都做得精益求精。例如50年前,当商业奇才米尔顿以优异的成绩从初中毕业时,校长对他说“米尔顿,要是有一天,有人递给你一把扫帚让你扫地,那就好好干,把地板扫得比以往都干净……这不光是给别人干,也是给你自己干。”

(7)“不论做什么,一定要用心。”成功的人才往往能够以认真的态度去对付每一件事。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中,“任何事,都值得用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