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申请时,有哪些加分项?

2025-05-06 04:21:3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请问你想申请哪个国家的大学呢?每个国家的大学对申请加分项的要求都不一样,希望你能说清楚想申请哪个国家的大学,这样我才能准确地回答你的问题。

回答2:

综合背景提升
学习成绩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学生本科期间的学习能力,但是分数难以衡量学生把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通过参与一些课外的学术活动,申请人可以真正地提升专业能力,并在文书和面试等重要环节进行展示;而且优异的成绩加上出色的学术活动,可以体现出申请人的时间管理能力,对申请有极大的帮助。
1. 竞赛
竞赛以及科研对于理工科的申请比较关键,由于竞赛设置了名次,如果拿到不错的奖项,可以非常好的证明申请人的专业知识基础。虽然每个专业可能都会涉及很多竞赛,但是竞赛之间也有联系。因此,本科生可以尽早的做好准备,大一、大二期间就联系好导师和团队,深入研究某一类课题,然后参加不同的学科竞赛。随着专业知识的提升,不断地改进参赛课题,大三可以再次参加同样的竞赛,争取拿到理想的名次。对于题目不断变换的竞赛,如数学建模类比赛,本质上也是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所以要把专业所需要的技能熟练掌握,比如各类软件的使用。如果自身在某方面有所欠缺,那么一定要在组队时注意成员间的能力互补,发挥集体的优势。
2. 科研能力
很多理工科申请人都知道参与科研项目的重要性,但是不清楚选题方向以及文章是否发表,对于申请有多大的影响。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申请者而言,科研论文很难发表到国际核心期刊,由于本科生的能力有限,科研经历最主要的作用在于体现出申请人的专业兴趣和学术准备,本科期间的选题也并不代表未来的研究兴趣。所以申请人不用特别担心选题比较小众,或者要不要发表到一些会议论文上的问题。在研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体系——如何总结前人的研究,提出问题并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法。
3. 实习
实习对于申请商科专业的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而理工科的申请人可以完全不用参与。由于商科非常看重申请人的领导力、组织力、沟通力等软实力,所以一段相关的实习不仅仅可以让申请人切实体会到商业世界的运作,同时可以让申请人在团队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一份有价值的实习不能停留在熟悉了公司的业务流程,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出自己的工作效率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知名公司的实习筛选,本身也可以说明申请人能力突出。而这些知名公司的实习一般很早就开始启动,建议学生在2月份就开始关注暑期实习,9月份就开始关注寒假实习,积极准备面试。在实习中,要多与人交流,例如行业前景,职业发展等问题。
4. 课外活动
这里的课外活动主要指诸如学生会、社团、志愿者等活动,很多学生到了申请的时候才发现,很多这类经历都用不上。研究生申请和本科申请有很大不同,更加强调职业性和专业性,所以决定出国的学生,尽量不要过多参与课外活动,业余时间丰富一下自己的兴趣和生活即可。但有一些情况例外,申请商科的学生,可以适当通过学生会等活动提升自己沟通能力,在将来的实习面试和申请面试中,可以有更好的表现。而对于申请社会工作,发展经济学等特殊专业,可以利用假期多参与一些志愿者和实地调研的活动。
5. 证书
证书实际上是体现的是职业培训,对于找工作有利,对于申请的作用很有限。一些研究生项目其实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考取相应的证书,比如精算专业。以精算为例,如果申请前通过了3门以上的北美精算师考试,反而对申请不利。所以学生在本科期间其实可以不用考虑各类证书,重点放在科研或者实习上,至于证书可以等研究生期间再考。
6. 奖学金
很多奖学金其实还是学习能力的体现,作用与GPA类似。另外本科学校的特殊奖励,国外学校也很难从名称看出区别。奖学金以及其他奖项,基本只在简历里陈列,建议申请人如果本科期间获得过很多奖励,着重挑出有含金量的来写,同样的奖励仅写获得过的最高奖即可。同时标记出获奖比例,例如Top 5%,Top 5/200之类,以便学校理解该奖的含金量。
7. 推荐信
大多数学生选择推荐人时,纠结的点在于选择什么老师做推荐才算牛推,以至于经常有学生选择根本不教课的院长,结果推荐信内容非常空洞。其实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不存在牛推和普通推荐信的区别,而推荐信的内容是否真实、积极,才是重要的因素。推荐信的最主要作用在于第三方以客观视角,评判申请人的能力,以及这些能力有多突出。所以在选择推荐人时,首先要寻找的是了解自己相关经历的老师,比如项目的导师,核心课的老师,实习的主管等,至于他们的职位是讲师还是教授,部门经理还是总经理,都可以不在意。另外推荐信的内容不要浮夸,主要阐述申请人做了哪些事情,表现出了什么能力即可。
8. 网络课程
对于转专业申请的学生来说,有时候自己学校不能跨系选课,或者已经大三来不及了。现在很多在线课程,其实也是被学校认可的。比如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M.S. in Data Science项目,就接受学生在MOOC或其他在线课程完成的微积分、线性代数、编程等方面的课程。转专业的学生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这些课程也是非常好的例子来证明申请人的动力和决心,同样也能展现出自己的学术准备。如果转专业的申请人找不到其他方式提升背景,可以试着在MOOC、Coursera等平台上完成必修课的学习。

回答3:

网上有很多关于留学申请的加分项的笼统回答,那我们就结合以下三个热门留学专业进行举例,给大家具体讲讲在准备申请过程中如何针对专业来进行背景提升规划。


01、申计算机可从哪方面进行背景提升?

科研

可以进相关老师的实验室做项目,不论本校或外校;还可以趁着申请季前的暑假去美国做科研,以充实申请材料。

论文/专利

了解论文发表的可行性,提交高质量的论文;还可以申请专利。如果两者都想做,则先专利后论文,增加申请材料含金量。一般计算机领域较有分类的期刊有:IEEE、JACM、ACM TODS等。

学术会议

可做演讲者,也可做出席观众。在会议室上还可以与人交流学习,这段经历都可作为申请材料中最闪亮的经历素材。计算机领域较为著名的顶级学术会议有:SODA(计算机算法方向)、STOC、IJCAI(人工智能方向)、CVPR(计算机识别和模式识别领域)、PLDI(程序语言设计领域)等。

课程作业

在这指某门课的大作业、大型实验课或是大项目等,这些经历都适合包装进材料中。

实习/求职

可通过校招、内推等途径获得,有机会的话尽量拿下推荐信,对申请很有帮助。

竞赛

可通过校官网宣传、网络等途径了解,每场比较相当于对应着一个项目,可对经历进行适当包装写进材料里;可以的话还与指导老师多交流,争取推荐信。

证书

可考取CS相关证书,如network+,CCNA, MCSE,RHCE,RHCSA等,一证在手,比较有说服力。

交换项目/夏校

了解下本校提供的合作院校交换项目,然后申请,这样不仅增加见识,还能强化背景。

课外活动

例如志愿者经历、参与社团/学生会经历等,这些包装的空间都很大,尽量联系CS专业。

02、申金融/金工可从哪方面提升背景?

第二学位

很多转专业学生都面临先修课不足的问题。因此要有计划性地补足课程短板,可以从辅修二学位入手,需具体了解每个院校的政策,查漏补缺,补齐缺少的先修课程。

一般金融核心课主要分为数学、金融以及编程三大部分。数学方面用得较多的有线性代数、微积分等内容;编程课常用工具有R语言、Python、Matlab、SAS等。

暑期课程

很多美国院校都开设暑期学分课程,学生需至少提前3个月申请,且需有一定语言成绩。或是参与国内的一些暑校如CUSSA等。

交换项目

可以进相关老师的实验室做项目,不论本校或外校;还可以趁着申请季前的暑假去美国做科研,以充实你的申请材料。

在线课程

可在第三方平台上参与在线证书课程,如Coursera, MOOC, Udemy等,提升知识水平,增强竞争力。

实习

可利用暑期等时间,在金融等相关领域获得实习机会,丰富履历,为文书撰写提供素材,为面试储备real-life cases。有机会的话还可争取推荐信。

商业嗅觉

平日里多留一些行业动态和新闻,闲暇时可阅读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彭博等刊物,培养自己的金融理念和看法。

实操经验

再会耍嘴皮子也不如上手做一做。如有机会和条件,可尝试和摸索下投资,锤炼自己的交易策略,这个经历对申请十分有价值。

人脉

混迹金融圈,有人脉就有圈子。学会经营自己的社会关系,多参加宣讲会、招聘会等,多接触不同的人,保持与他们的联系,练习自己的沟通技巧,说不定还能遇见自己的伯乐。

03、申市场营销可从哪方面提升背景?

先修课

一般市场专业留学有先修课要求的属于“市场分析”或“市场研究”方向,部分学校还可能会让申请者入学后补休。申请者要提前了解清楚。

另外,还可适当选修一些数学、商科和管理相关的基础课程,如微观/宏观经济学、微积分、高等数学、会计基础、市场营销概论等,来保证满足知识结构要求。

研究项目

可以通过参与课题研究、课堂小组作业、市场调研项目活动等积累经验,为申请材料增添素材。

交换项目

尽量多参加一些高含金量的海外交换项目活动,增加实践经历;可能的话还能拿到海外导师推荐信,增加竞争实力。

论文

可以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市场营销相关的论文,价值越高的刊物分量越重,这项行动将会是申请中不小的优势。

实习

拥有较为丰富的实习经验,会在与其他申请者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也能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一般大公司提供给实习生的主要是市场调查以及销售助理等岗实习岗位;如能进入500强企业实习,含金量则不言而喻。

课外活动

可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和比赛,或拥有各类学生组织干部经历。比如可参加市场营销类的比赛等此类能体现申请者市场素质的活动,还能丰富你的个人经历。

志愿活动

有机会的话可选择参加一些志愿活动,把这些经历包装进文书中,能让招生官看到申请者极具奉献精神的一面,这样也会对申请十分有利。

以上就是给大家举的三个例子。当然,不同专业、不同学生背景规划方案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得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个人来定制不同的提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