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使得我国的物流企业积极急剧增加,并且与之而来的快递业务也在逐年上升,但是会带来一些有关快递隐私安全隐患等问题。收发快递过程中会涉及用户的住址,姓名以及电话等信息,这些敏感信息也属于用户的隐私信息,因此如果相关的信息遭到泄露,那么不仅会对用户自身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产生影响,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当前在社会上甚至形成了一种灰色的产业链,也就是对快递单信息等进行明码标价进行叫卖,这样也会产生一些恶意的广告推销,骚扰以及电话诈骗等现象,其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后果。造成快递行业用户隐私泄露的现象的原因主要源自以下方面。首先就是在相关方面的法律还不够完善,我国关于快递隐私法律的保护其实数量上还是一定的,但是其操作性比较差,并且相关法律在表述上也会产生歧义,不具有较强的可实践性。并且在监管上也没有明确的主体,快递行业的管理涉及到商务部,工商局,海关,公安部门等多个部门,而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较为混乱的现象,针对快递隐私保护的问题也难以下手。对于快递企业来说,其没有较强的自律意识,内部的管理制度也是非常差的,部分快递人员素质都不是很高,很多都是直接从社会上进行临时聘用的一些私营快递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会将信息录入人员的工作进行外包,这也会使得大量的用户隐私会被泄露。比如私营企业中的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都出现过工作人员外包的现象。
1.垃圾短信
相信这个,大家都深受影响吧,现在每天接到垃圾短信的数量远比前几年要多的多,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我们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了!我们平常在填写个人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多留意一下,否则很容易泄露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
2.骚扰电话
你是否会接到莫名其妙的电话?是否经常接到卖保险的电话?当然还有办理信用卡的、装修的等等之类的骚扰电话,我根本不需要这些需求,他们又是怎样知道我的电话的呢?哎,据了解,这些泄露的信息可能已经被倒手卖了好多次啦!
3.垃圾邮件
每天自己的私人邮箱都被慢慢的垃圾邮件给填满了,导致正常的邮件不能被及时的看到,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而这些垃圾邮件以推销邮件为主!在此也希望那些邮箱公司也对这些垃圾邮件采取严厉惩罚措施!
4.信用卡被透支
可能大家还不重视个人的信息安全,殊不知,你的信息泄露之后,可能有人用你的信息来办理身份证,然后恶意透支信用卡,这会造成你的信用低下,对你将来的银行贷款、房贷等等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所以自己的各种证件不要借给别人使用!
5.惹上官司
信息泄露之后,不法分子如果利用你的身份信息干了某些坏事,到时候公安部可能便会请你去喝两杯茶,到时候你可能还不知道为啥的吧!
6.不法分子诈骗
可能大家看新闻的时候,会注意到,不法分子利用你的信息去向你身边的亲人去进行诈骗。这个是最让人恶心的,身边的朋友一不小心便有可能中招!
7.帐户被钓鱼网站盗取
各种虚假网址,充斥着各种钓鱼木马,有时甚至不法分子利用银行短信来进行诈骗,当你进去他们发的网址之后,按照要求填写完信息之后,你的账户便有可能会被盗取了!
(1) 信息泄露:保护的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给某个非授权的实体。
(2) 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数据被非授权地进行增删、修改或破坏而受到损失。 现代密码学宗师——肖国镇
(3) 拒绝服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被无条件地阻止。
(4) 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某一资源被某个非授权的人,或以非授权的方式使用。
(5) 窃听:用各种可能的合法或非法的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和敏感信息。例如对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搭线监听,或者利用通信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泄露截取有用信息等。
(6) 业务流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长期监听,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诸如通信频度、通信的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参数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7) 假冒:通过欺骗通信系统(或用户)达到非法用户冒充成为合法用户,或者特权小的用户冒充成为特权大的用户的目的。我们平常所说的黑客大多采用的就是假冒攻击。
(8) 旁路控制: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性上的脆弱之处获得非授权的权利或特权。例如,攻击者通过各种攻击手段发现原本应保密,但是却又暴露出来的一些系统“特性”,利用这些“特性”,攻击者可以绕过防线守卫者侵入系统的内部。
(9) 授权侵犯:被授权以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系统或资源的某个人,却将此权限用于其他非授权的目的,也称作“内部攻击”。
(10)抵赖:这是一种来自用户的攻击,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比如:否认自己曾经发布过的某条消息、伪造一份对方来信等。
(11)计算机病毒:这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传染和侵害功能的程序,行为类似病毒,故称作计算机病毒。
(1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由于当前约束操作信息行为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很多人打法律的擦边球,这就给信息窃取、信息破坏者以可趁之机。
(1)信息泄露:保护的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给某个非授权的实体。
(2)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数据被非授权地进行增删、修改或破坏而受到损失。
(3)拒绝服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被无条件地阻止。
(4)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某一资源被某个非授权的人,或以非授权的方式使用。
信息安全学科种类:
分为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两个层次,狭义的安全是建立在以密码论为基础的计算机安全领域,早期中国信息安全专业通常以此为基准,辅以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与编程等方面的内容;
广义的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从传统的计算机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但是名称的变更也是对安全发展的延伸,安全不在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将管理、技术、法律等问题相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