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大卫考普是编写经典音乐原始作品的电脑程序的发明者,大卫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来改良这个软件。现在,大多说人已经分不清德国著名作曲家巴赫和考普电脑上的类似巴赫的音乐作品的区别了。
这都源于在美国1980年考普创作新的歌剧的日子。他在创作新的歌曲是遇到了瓶颈,他就写了一个电脑程序来创作歌曲。开始的时候,创作出的歌曲不好听。考普怎么做的?他重新思考了人是如何创作歌曲的。他发现,作曲家的大脑就像数据库,开始把所有他搜集的歌都收进去,然后剔除不喜欢的歌曲,这样,就从剩下的歌曲中做出一个新的。根据考普的取舍,只有伟大的作曲家才被精确的收进出数据库中储存,并从中建立新的音乐模式。于是考普对存在的音乐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他从巴赫的几百个作品入手,这个程序先分析数据,就是将这些数据分解成小片段,并寻找到一个模式。然后将这些片段按照一个新的模式连接起来。很快,程序就可以创作出一个新的类似巴赫的作品。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但这毕竟是一个开始。
考普知道他还有很多工作得做——他有一整个歌剧需要完成呢。于是他继续改进这个软件,很快它就可以分析更复杂的音乐了,而且,考普将别的一些作曲家,包括他自己的作品加进数据库中。
几年以后,考普的名为“艾米”电脑程序已经可以帮他编写歌剧了,这个过程需要作曲家和艾米的沟通,考普吸收电脑的音乐思想,然后使用他比较喜欢的一个。在艾米的帮助下,歌剧两个星期就完成了。歌剧名为摇篮陨落,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考普收到了一些他生涯中最高的评价,但是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创作出这个作品的。
自从第一个歌剧之后,艾米已经写上千个曲子,考普仍把自己音乐的喜欢和不喜欢的类型信息回馈给艾米,但是由她做作曲工作中最难得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