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种植密度高得多,不通风,缺少二氧化碳供应,相互遮挡阳光,导致光合强度下降,因此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CO2浓度,图甲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2)C→F段不断进行光合作用,ATP参加叶绿体基质的暗反应,形成ADP,再转移到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参加光反应,再生成ATP,因此,叶绿体内ADP含量最高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一昼夜大棚内的CO2浓度有所下降,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有积累,所以植物能生长.
(3)假设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原来干物质量为c,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左侧呼吸量为:c-a;右侧净光合量为:b-c;由于左右对称,所以右侧呼吸量也是c-a;那么右侧实际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b-c)+(c-a)=b-a.所以b-a代表12h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4)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自变量为光照强度(通过改变灯与叶片的距离实现),因变量为单位时间内上浮叶片的数量.
Ⅱ(1)萌发的大豆种子的呼吸类型有3种:只进行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因为图示装置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耗氧,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吸收,装置气压不变,液滴不移动;如果是只进行有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都耗氧,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吸收,装置气压降低,液滴左移,无法判断种子到底是只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所以要再加上一套装置,将图中20%的NaOH溶液换成蒸馏水,不吸收二氧化碳,其他保持相同,与原来装置对照说明.
(2)如果萌发的大豆种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二氧化碳释放量大于氧气消耗量,气压增加,液滴右移;如果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假设都消耗葡萄糖量为1摩尔,则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6摩尔,消耗氧气6摩尔;无氧呼吸场所二氧化碳2摩尔,这样总共产生二氧化碳8摩尔,V(CO2)÷V(O2)为=.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CO2浓度,合理密植
(2)叶绿体基质 生长,因为一昼夜大棚内的CO2浓度有所下降,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有积累
(3)12h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4)单位时间内上浮叶片的数量 光照强度(烧杯与台灯之间的距离)
Ⅱ(1)将图中20%的NaOH溶液换成蒸馏水,其他保持相同
(2)左移 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