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又名荆州城。今为荆州市和荆州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湖北省中部偏南,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称“七省通衢”。
唐朝诗仙李白一曲《下江陵》、诗圣杜甫一曲《望江陵》,使江陵美名载誉海内外,“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海内外华人无人不晓的名句,享誉神州。
荆州城内的古建筑很多,著名的有太晖观、元妙观、开元观、掷甲山、点将台、落帽山、画扇峰、章华寺、荆州古城等。1982年国家公布江陵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扩展资料
历史
江陵的城市前身为楚国国都“郢”,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515年。至汉朝起,江陵城长期作为荆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荆州”专称江陵。
春秋五代共有十代政权建都,其中楚是大国强国,东晋和南朝都拥有中国南部半壁江河,故江陵的古都地位较高,是荆楚名都。
江陵建都的第二个高潮始自东晋,终于南北朝,先后有晋安帝。齐和帝,梁孝元帝短期移都于此,这几个朝代领域广大,江陵成为当时中国南方仅次于建康(今南京)的第二政治中心。
古代长江中游政治、经济中心多在江陵。公元1949年沙市镇划出成立沙市市,沙市轻工业发达,在八十年代迅速崛起,号称“三楚明星城市”,当时省内影响力仅次于武汉。公元1994年合江陵与沙市为荆沙市。公元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江陵
江陵就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
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荆州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樊。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湖北省第二大城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陵就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