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溶解时会放热的溶质有什么,溶解时吸热的溶质又有什么?

2025-04-28 19:40:2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溶解时放热的溶质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
溶解时吸热的溶质包括:氯化铵、硝酸铵等。
物质溶解于水或其它溶剂中,通常经过两个过程: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作用,形成溶剂合分子(或溶剂合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升高,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等;当放出的热量小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降低,如硝酸铵等;当放出的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氯化钠、蔗糖等。
固体溶质进入溶液后,首先发生微粒(分子或离子)的扩散(吸热)过程,接着是形成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的水合过程(放热)。这里有化学键的破坏和形成,严格说都是物理-化学过程。其实对于强电解质来说,溶解和电离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因为离子的扩散就是电离。不过对于弱电解质说来,首先是扩散成分子(吸热),然后在水分子作用下,化学键被破坏而电离成为自由离子(水合的)(这里总体表现是吸热还是放热要看破坏化学键需要的能量多,还是水合释放能量多了)。
假如是非电解质,那么溶解就只有扩散与形成水合分子两个过程了。
一些溶质溶解后,会改变原有溶剂的性质,如氯化钠溶解在水中,电离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与氯离子,故形成的溶液具有导电性(纯水不导电);乙二醇溶解在水中,可降低水的凝固点。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回答2:

只要记住几个特例就行
(1)若Q吸>Q放,溶液的温度表现为降低,如硝酸铵(NH4NO₃)溶于水。
(2)若Q吸<Q放,溶液的温度表现为升高,如固体氢氧化钠(NaOH)、浓硫酸溶于水。
(3)Q吸=Q放,溶液的温度则无明显变化,如食盐(NaCl )溶解于水。

回答3:

初中化学-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