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影响。
一、水稻砷中毒的主要症状
水稻苗期一般表现生长停滞,根系受害。地上部发黄,叶片呈卷筒状,渐渐枯萎、死亡,根淡褐色或棕褐色,局部呈烫伤状,软绵失去弹性;水稻开花后出现重颖(双颖),颖壳畸形,关闭不拢,而且弯曲得像鸟嘴,颖壳之内很少结实,即使有,也只有很短的青粒米,不成熟。
- 二、发生原因
砷在自然中无法避免,不同的水质和土壤也只是含量高低不同。水稻砷中毒多发生在“旱改水”田块,前茬作物主要是棉花和蔬菜。长期旱作的田块硫元素消耗多,砷元素富集,改种水稻之后,土壤中的砷活性增强。水稻对砷毒比较敏感。-砷阻碍水分从根部向地上部运输,从而阻碍养分吸收,叶绿素遭受破坏。砷轻度中毒的水稻植株矮化,叶片变细变硬,叶色浓绿,抽穗和成熟期推迟。中度受害时茎叶扭曲,无效分蘖增多,可能出现穗和粒畸形以及花穗不育。受害严重时植株停止缓慢,地上部发黄,根系发黑、稀疏,最终导致死亡。
三、预防措施-
(1)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有毒物质的活性,提高水稻解毒能力。
(2)增施含硫元素的肥料。在“旱改水”田块,施基肥时注意减少氮、磷肥的使用量,钾肥宜选用硫酸钾。
(3)调整水浆管理方法。“旱改水”田块地势往往较高,前期易缺水受旱,应提早(幼穗分化期之前)建立水层,降土壤中砷化物的浓度,使之提前释放,避免突然在孕穗期建立水层,因为此时水稻对砷化物极其敏感,易中毒不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