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常见动物是国家保护动物?

2025-02-23 15:19:4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遇到这种鸟类要注意,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玉带海雕又称黑鹰和腰玉,是大型而全身呈棕色的海雕属成员之一。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黑龙江、西藏、四川、河北、山西、江苏等地,多见于沼泽、草原以及沙漠或高原,主要以鱼和水禽为食,常在水面捕捉各种水禽,如大雁、天鹅幼雏和其他鸟类,捕鱼主要在浅水处,也吃死鱼和其他动物的尸体。

外形特征

玉带海雕属大型猛禽,身长76-84厘米,翼展200-250厘米,雄鸟体重2100-700克,雌鸟体重2000-3300克。嘴稍细,头细长,颈也较长。空中展开双翅达2米长,张着一双凶狠发光的眼睛。雌鸟羽似雄鸟,但体型稍大。

毛色:上体暗褐色,头顶赭褐色,羽毛呈矛纹状并具淡棕色条纹;颈部的羽毛较长,呈披针形。肩部羽具棕色条纹,下背和腰羽端棕黄色,尾羽中间具一道宽阔的白色横带斑。下体棕褐色,各羽具淡棕色羽端。喉淡棕褐色,羽干黑色,具白色条纹。尾羽为圆形,特点也很明显,主要在暗褐色,但是在中间具有一个宽阔的白色横带,宽约10厘米,并因此而得名。飞行时黑色的次级飞羽翼下的浅色中覆羽并黑色楔型尾与浅色基部成对比。

虹膜淡灰黄色到黄色,嘴暗石板黑色或铅色,蜡膜和嘴裂淡色,脚和趾暗白色、黄白色或暗黄色,爪黑色。

栖息环境

玉带海雕栖息于高海拔的河谷、山岳、草原的开阔地带,常到荒漠、草原、高山湖泊及河流附近寻捕猎物,有时亦见在水域附近的渔村和农田上空飞翔,活动高度在海拔3200米至4700米之间。

种群现状玉带海雕

玉带海雕的尾羽是非常珍贵的羽饰,因此它常遭到人们捕杀,玉带海雕在中国很稀少。1963—1969年青海鸟类调查中在玉带海雕分布较集中的地区(如青海湖、玉树等地),尚能见到2—3只。但在以后多年在青海、西藏的鸟类调查中,很难见到。1988年8月12日,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其克库勒湖东岸记录到3只玉带海雕。

1995年,国家林业局(林业部)启动了首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2004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玉带海雕仅发现几只。

致危因素:草原大面积灭鼠灭虫以及玉带海雕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破坏,是玉带海雕的主要致危因素。

回答2:

于环境变化,和人为的猎杀,很多野生动物都在慢慢灭绝,为了保护环境和物种的多样性,保护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很多动物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按重要性和濒危性分为一级保护动物、二级保护动物、三级保护动物。

其中有一种,虽然非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该物种也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但农民对它可是恨死了。

野猪群

“你们有时间来看看吧!本来指望有个好收成,没有想到山上的野猪成群结队下山,村民种的玉谷还没成熟,就经常遭到破坏,看着整块地的玉谷都被野猪咬坏,实在是心疼呀!”最近每年都有群众向当地部门反映野猪破坏庄稼的问题。

被野猪拱坏的庄稼

野猪群的出现,主要与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缺少天敌有关。现在农民不需要上山砍柴,山上的杂草、树木越长越茂盛,这些都给野生动物的繁衍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再加上野猪的繁殖能力特别强,所以其数量逐渐变多,下山毁坏庄稼的事情时有发生。但野猪属于一般保护动物,是不允许捕杀的。

这就造成了“猪出没”,野猪可以随便吃农民的庄家,赶也赶不走,农民却没法扑杀野猪。

稻草人赶得走小鸟赶不走野猪

从2010年左右开始,山上开始出现了狍子、野猪,麻雀也多了起来,生态环境变好自然是好事,但生态系统却不完善,很多动物缺少天敌,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希望保护动物的同时也能保护好农民的生活。

回答3:

事实上除了入侵和养殖(指已驯化或有成熟养殖技术可以合法出售的)都是保护动物。比如各种麻雀,喜鹊,斑鸠,壁虎,蛙类蟾蜍类,刺猬,等等都是三有。这些就算是城市也很常见。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