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淋滤作用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样品主要为原煤和灰渣,飞灰在燃煤产物中所占比例最少,并且主要随烟尘逸散到大气中,虽然最终也将沉降到地表,但由于其绝对量少,分布面积大,所以其淋滤作用对环境的影响要小于炉前煤和灰渣。分析炉前煤、底灰样中11种有害元素在四个时间段、三种淋滤介质下(即12种淋滤环境)的淋滤行为,可以得出以下认识:总体而言,Cd,Hg,As,Co,Ni 五种元素的淋出率较高,对环境的影响较为显著。就鄂尔多斯盆地北缘地区而言,因为Hg和Cd在炉前煤及其燃烧产物中的含量较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其淋滤作用对环境的影响更小。所以,由于淋滤作用而可能造成环境问题的只有As,Co,Ni 3种元素。
图8-15 pH=2的淋滤液中有害元素的淋出率与淋滤时间的关系
在飞灰中Mo元素的淋滤效果最好,如果飞灰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由于淋滤作用而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应该是Mo元素的可能性最大。此外,将所有淋滤液中元素的最大浓度与环境标准中地面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TJ/36—79)相比较(图8-16,TJ/36—79没有列出的U,Th元素,参考前苏联饮用水水质标准及水体中有害无机物最大允许浓度标准),有如下特点:
图8-16 有害元素的最大溶出浓度、环境标准限值及其在燃煤产物中的含量
1)Ni,Cd,Mo在地面水中最高允许浓度分别为1000μg/L,10μg/L和500μg/L,研究区炉前煤中前两种元素的溶出浓度为1015.07μg/L和13.54μg/L,飞灰中Mo的溶出浓度为11.40μg/L,均超过地面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2)炉前煤、飞灰、底灰中U的溶出浓度分别为81.9μg/L,19.03μg/L和12.0μg/L,均超过前苏联饮用水水质标准U的最大允许浓度5.0μ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