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法惩罚性赔偿大于500元应怎么赔偿

2025-05-06 11:54:1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消法惩罚性赔偿大于500元的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如下:

1、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第五十一条经营者有侮辱诽谤、搜查身体、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权益的行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3、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扩展资料

根据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中惩罚性赔偿金的适用一般应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适用惩罚性赔偿金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经营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是请求权的权利主体,经营者是惩罚性赔偿金的义务主体,其它人不能成为惩罚性赔偿的主体。

第二,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目前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第三,惩罚性赔偿以消费者有实际损失为要件。这里的问题是如何认定消费者的实际损失。笔者认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要支付一定代价,如果支付一定价金所得到的商品或者服务是不真实的或者质量有瑕疵时,他本身就受到了损害,包括物质损失、精神损害以及其他无形的精神损害,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金。

第四,必须由受欺诈的消费者提出双倍赔偿的要求。因为民事责任的承担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如果消费者没有提出该要求,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主动追究经营者双倍赔偿的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回答2:

《新消法》第55条,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
  1、大于500元的,变原来的双倍赔偿为三倍赔偿,如果经营者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3倍的惩罚性赔偿。比如商品价格是600元,那就赔1800元。
  2、最低赔偿是500元,即有五百元垫底,如果按照3倍赔偿所获赔偿不足五百的,那就以五百计算。比如商品价格是50元,三倍也只有150元,那就赔500元。这种兜底性规定无疑是对《旧消法》第49条双倍赔偿不足的弥补。
  在现实生活中,经营者出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单价很低,双倍赔偿或者三倍赔偿根本对其没有威慑力度,而此次五百元兜底性规定,能够很好的威慑经营者的行为。当然,经营者有欺诈行为之时,消费者首先要主动提出三倍赔偿,如果三倍赔偿数额不足五百,提请增加至五百。

回答3:

  《新消法》第55条,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
  1、大于500元的,变原来的双倍赔偿为三倍赔偿,如果经营者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3倍的惩罚性赔偿。比如商品价格是600元,那就赔1800元。
  2、最低赔偿是500元,即有五百元垫底,如果按照3倍赔偿所获赔偿不足五百的,那就以五百计算。比如商品价格是50元,三倍也只有150元,那就赔500元。这种兜底性规定无疑是对《旧消法》第49条双倍赔偿不足的弥补。
  在现实生活中,经营者出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单价很低,双倍赔偿或者三倍赔偿根本对其没有威慑力度,而此次五百元兜底性规定,能够很好的威慑经营者的行为。当然,经营者有欺诈行为之时,消费者首先要主动提出三倍赔偿,如果三倍赔偿数额不足五百,提请增加至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