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晶体取向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不同取向单晶的高温拉伸性能、抗蠕变、低周疲劳等性能均有明显不同, 001 > 取向单晶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 2) 晶体取向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凝固组织密切相关。不同取向的枝晶生长规律不同,造成各异的枝晶组织形态和枝晶间距,溶质元素在不同取向的偏析程度不同。
( 3) 螺旋选晶器引晶段的主要作用是优化晶粒取向,以便获得取向良好的 001 > 取向的晶粒。螺旋段的主要作用是确保一个晶粒进入铸件,其几何参数对最终单晶取向没有明显影响。螺旋选晶器引晶段顶端最后保留的晶粒取向将直接决定最终单晶铸件的晶体取向。
(4) 籽晶法制备单晶过程中,在枝晶界面条件下晶体的取向和生长状态,主要由籽晶的取向决定。在胞晶界面状态下,胞晶的生长方向仍由热流方向决定。籽晶法能获得取向度较高的单晶。
(5) 较高的温度梯度和合适的拉晶速率,保持平整的凝固界面,有助于获得取向偏离较小的单晶。
对晶体取向的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进一步研究晶体取向与凝固组织的关系,弄清楚晶体界面演化过程中晶体取向的转变特点。
(2) 研究工艺参数对单晶高温合金晶体生长取向的影响。进一步探索螺旋选晶器结构参数优化对晶体取向控制的作用规律。
在较大范围内改变凝固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系统研究温度梯度对晶体取向控制的作用。探索变截面造成的温度场和溶质场变化等因素对晶体取向的作用,建立相关模型,采用计算机模拟与实验对比实现精确控制取向的目的。
(3) 研究晶体取向在晶粒生长中的作用。单晶制备中不可避免产生小角度晶界、杂晶等,研究晶体取向在螺旋选晶和晶粒淘汰中的作用机制,对控制凝固缺陷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晶体取向
测定晶体取向方法有多种,常 用的是腐蚀性法、激光定向法 和X射线衍射法。
晶体结构测定方法,cryst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即利用晶体 X射线衍射可测定晶体结构。但衍射实验只能测得衍射强度(即结构振幅)而测不到相角,这样就不可能直接从强度得到晶体结构数据,而要利用其他方法。
直接法
直接从实验得到X射线强度,利用一系列数学处理,推引出结构因子的相角,实现了直接和自动化测定晶体结构,成为当前测定中小分子结构的主流方法。
模型法
试差法(模型法)利用晶体的对称性和其他性质以及结构规则,对所研究的结构提出合理的模型,然后从理论上计算晶体的衍射强度,再把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并经过多次修正模型,使计算值与实验值尽可能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