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的这些重大变化,体现在日常生活领域,就是消费方式的根本变迁。
在1949年,中国城市的恩格尔系数高达60.2%,农村会更高。1956年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城市的恩格尔系数为58.4%,农村高达65.7%。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恩格尔系数仍然很高,城市为57.5%,农村为64.0%。
但到了2000年,城市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9.2%,农村下降到49.1%。到2010年,城市为37.5%,农村为41.1%。进入新时代,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迅速提升,在所有家庭消费中,用于食品方面的开支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全国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低到28.4%。
这说明中国人已经将主要的消费转移到教育、卫生保健、旅游、住房改善等方面。中国人的消费方式,也已经从模仿型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转变。
中国社会发展特征
从历史角度看,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456”大格局,这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首要特征。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456”大格局,已经构成判断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本点。其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顶层设计,是发展之灵魂,处于核心地位,统率总格局;五大发展理念是价值遵循,处于关键地位,规范总格局;
六大建设路径是实践之结晶,处于基础地位,支撑总格局。这些基本点既内含了当前人民群众对该历史阶段的共识,同时也包含了我们党对新时期新形势的基本判断,是今天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首要特征。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文明网-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有哪些阶段性新特征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解析七十年中国社会发展与变迁
只要学好历史就都知道 各位 老弟啊 加油吧 💪现在就知道学习比什么都重要了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