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2-25 15:10:2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年轻的时候

45岁以后

老花眼的成因是眼球中晶状体的老化,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眼睛自然老化的过程。晶状体是眼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年轻时,晶状体非常富有弹性:看远距离的物体时,晶状体可调节拉伸变得扁平;而看近距离的物体时,晶状体随之调节弯曲变厚,我们称之为调节。通过晶状体的调节,我们能轻易的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会逐步降低,从而出现老花眼的症状。

随着年龄增大,晶状体开始失去弹性,不能自如的改变形态。当晶状体不能完成自身调节,入射光线就不能很好地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了视网膜后面,这就造成了中近距离视物模糊。

回答2:

“老花眼”,顾名思意,是指人进入一定的年龄段,视力发生的变化。
有一句俗语:“花不花,四十七、八”,
很准的,我就是四十八岁时眼睛开始“花”的,然后逐年花眼的度数增加。
“花不花,四十七、八”是说,到了这个年纪,不是每个人都“花眼”,有很多人是可以不花眼的,这些人多数是“近视眼”。
据说,为了避免老花眼的出现,人为的促成“轻微近视”,就是一个好办法。

回答3:

老花眼不用治也治不好?出现老花眼不要担心,老花眼的原因看这里

回答4:

老花眼是无法避免的,这是人体老化的一种象征。

年轻时,人们眼球的晶状体较柔软又富弹性,可随时变厚变薄,看近处事物时有极佳的调节功能。但是随着年龄渐大,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及增厚,使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所以近距离的物件变得模糊不清。 
老花是由于光线没有投射在视网膜上,而是投射在视网膜之后。这与近视刚好相反,近视是由于光线投射在视网膜之前造成的。所以如果要纠正这个错误,就得用正确度数的凸透镜来纠正光线的投射。 
老花的度数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如开始时可能只有50度到100度,到了60岁左右,度数或会增至250度到300度。

回答5:

为什么老了后眼睛会变成远视?
每个人在出生时正常的应该是远视。但是随着身体的不断发育,慢慢转变,远视度数减少,最后在12岁达到正视眼。随着身体发育,眼的前后轴也慢慢增长,待到成年,人眼应当是正视或者接近于正视。
但是,有些人由于遗传和环境影响使眼球停止发育,眼轴不能达到正常眼的长度,称为轴性远视眼。反之,发育过程即成近视眼。
远视眼现在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外界景物的反光进入眼内屈光系统后,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后面,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看远看近均不清楚。许多中高度远视眼不仅视力低下,还伴有斜视、弱视等现象。
所以说老花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过于担心。你可以去超视立视光中心进行下验光检查,看看自己眼睛状况,到底是老视还是老花。如果真的老花了,也不要过于担心,一般来说选择佩戴眼镜进行矫正,这是很正常的。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