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T有哪些副作用?

2025-04-07 04:36: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DT有效地消灭了传染病的媒介——体虱和跳蚤等,防止了疾病的流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控制意大利那布勒斯城斑疹伤寒的流行,和在地中海地区、印度、东南亚等地区防治疟蚊方面都战功赫赫。

在农业上,DDT能杀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和蔬菜等的许多害虫。它还能杀灭蚊蝇,在医疗上也有极大的用途。

但是,到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发现了因大量使用DDT之后的一系列副作用了。

首先,一些害虫、病原菌对包括DDT在内的许多药物产生了抗性,这就使用药剂量要加倍甚至加几倍,而且还要重复防治。这样,就造成对环境更大的污染和对生态更大的破坏,因为DDT对热较稳定且挥发性小,不易被生物分解,容易残留积累下来,通常最多可在土壤中存留20年。

其次,它杀死了许多害虫的天敌,从而使某些本来危害不严重的昆虫或螨类,上升为重要害虫。

再次,它的长期残留性致使农产品、水产品、家禽家畜都有不少的残留积累,而由此可进入人体危害人的肝脏、脂肪等组织,使人慢性中毒。例如,1976年美国洛杉矶动物园的小河马突然全部死亡,就查明是农药厂排出的DDT废液造成的。又如,1997年美国研究人员发现,DDT具有与雌激素相似的作用,可使男性“非男性化”,从而出现雄性退化。再如,在20世纪90年代发现,在中国一些地区妇女的乳汁中含有DDT、六六六等有毒物质。DDT还可使胎儿畸形、发育不良或死亡。

最后,污染土壤和水域,严重破坏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