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运用纵横之术,游说于魏?楚?韩等国之间,利用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或为秦国拉拢,使其归附于秦;或拆散其联盟,使其力量削弱?但总的来说,他是以秦国的利益为出发点的?
张仪的“连横”战略被秦国后来的统治者继续采用?虽然原本与秦国“连横”的诸侯国后来纷纷背离秦国,重新“合纵”抗秦,但因彼此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使秦国始终能够以“横”破“纵”,最后将其他六国逐个击破,完成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作为一个杰出的外交家,张仪圆满地完成了每次外交任务,从外交战略的层面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作为纵横家的鼻祖之一,张仪开创了国际关系的新局面,即在军事威慑的前提下,通过和平的外交手段维护国家利益,他的外交策略和雄辩技巧为后世的外交家们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范式?
张仪
张仪(约公元前310年),战国时期魏国人。传说他与苏秦同为鬼谷子的高足,而“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曾任秦相,封武信君,后来长期为秦国效命,从事游说离间诸侯的活动。他极力倡导连横之事,努力瓦解齐楚同盟,为秦国最终实现各个击破立下大功。
但是,张仪这段时间的辛苦和付出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后来他在秦国受到许多迫害,甚至连生命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只好狼狈地逃回魏国。回到故土后,他依靠在他乡所赢得的巨大声名幸运地受到魏王重用,被任命为相。张仪自此没有再离开魏国,直至死在任上。
苏秦颠覆了齐国,张仪则成就了秦国。二人同在历史上留下了大名。太史公司马迁称他们为“权变之士”乃至“倾危之士”,为他们分别做了很长篇幅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