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主要条件为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严格的内控机制,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从宏观上看,国际化经营对银行业整体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助于国内金融市场和银行行业市场不断成熟和完善,推动银行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银行体系效率的提升;从微观上看,国际化不仅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银行整体竞争力和经营效率,还可以通过发挥多元化经营优势分散经营风险,同时国际化经营可以利用学习效应增加盈利。但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下滑导致银行盈利水平下降。
扩展资料:
商业银行经营介绍如下:
国际国内更趋严格的金融监管标准抑制了银行整体效率的提高。在此背景之下,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通过不断升级自身互联网品牌,加速互联网金融转型之路;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加快了“走出去”步伐,通过缩小与全球领先银行的差距,不断提升经营效率。中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数量最多,截至2016年末,其海外机构覆盖51个国家和地区,在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央行首度分析"钱荒" 为商业银行提五条改进方向
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严格的内控机制,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金融企业,具有一般企业的基本特征,作为一个企业就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商业银行合理的盈利水平,不仅是商业银行本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激励机制。尽管各国商业银行在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资本由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组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最低资本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
第二层次为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分别为2.5%和0~2.5%。
第三层次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1%。第四层次为根据单家银行风险状况提出的第二支柱资本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商业银行需提升运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