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磨损有四种类型。
有形磨损(又称物理磨损)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磨损,如正常使用的磨损、意外破坏损毁、延迟维修的损坏残存等,称为第一种有形磨损;
在闲置过程中受自然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磨损,如风吹、日晒、雨淋导致设备的腐朽、生锈、老化、风化等,称为第二种有形磨损。
这两种有形磨损都造成设备的技术性陈旧。换句话说,设备的有形磨损导致设备的性能、精度等的降低,使得设备的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增加,效率低下,反映了设备使用价值的降低。
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经济磨损) 设备的技术结构和性能并没有变化,但由于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同类设备的再生产价值降低,致使原设备相对贬值。这种磨损称为第一种无形磨损。第二种无形磨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出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相对陈旧落后,其经济效益相对降低而发生贬值。
有形和无形两种磨损都引起机器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这一点两者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遭受有形磨损的设备,特别是有形磨损严重的设备,在修理之前,常常不能工作,要想使得设备正常工作,投入的维修费用将会很高;而遭受无形磨损的设备,即使无形磨损很严重,其固定资产物质内容却可能没有磨损,仍然可以使用,只不过继续使用它在经济上是否合算,需要分析研究。
设备的综合磨损。设备的综合磨损是指同时存在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损坏和贬值的综合情况。对任何特定的设备来说,这两种磨损必然同时发生和同时互相影响。某些方面的技术进步可能加快设备有形磨损的速度,例如高强度、高速度、大负荷的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但必然使设备的物理磨损加剧。同时,某些方面的技术进步又可提供耐热、耐磨、耐腐蚀、耐振动、耐冲击的新材料,使设备的有形磨损减缓,但由于使用周期的延长,使其无形磨损加快。
一)黏着磨损
也称咬合(胶合)磨损或摩擦磨损。黏着磨损是在法向加载下,两物体接触表面 相对滑动时产生的磨损。 磨损产物通常呈小颗粒状,从一物体表面黏附到另一个物体表面上, 然后在继续的摩擦过程中,表面层发生断裂,有时还发生反黏附,即被黏附到另一个表面上 的材料又回到原来的表面上,这种黏附反黏附往往使材料以自由磨屑状脱落下来。黏着磨损 产物可以在任意的循环中形成, 黏着以后的断裂分离, 并不一定在最初的接触表面产生。
(二)磨料磨损
由于一个表面硬的凸起部分和另一个表面接触,或者在两个摩擦表面之间存在着硬的颗粒,或者这个颗粒嵌入两个摩擦面的一个面里,在发生相对运动后,使两个表面中某一个面的材料发生位移而造成的磨损。
(三)表面疲劳磨损?
两接触面做滚动和滑动的复合摩擦时,在循环接触应力的作用下,使材料表面疲劳而产生物质损失的现象。
(四)腐蚀磨损
在摩擦过程中,金属同时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使腐蚀和摩擦而导致零件表面物质损失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