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把一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也想着控制孩子。
有时候父母的爱就是一种道德绑架。大学毕业之后我想去大城市闯一闯,但因为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父母很理所当然的为我安排好了一切,不同意我离开他们。在后来工作稳定之后,又开始催着我相亲结婚。几乎每个中国的年轻人都会有这种困扰,我在网上看到过各种奇葩的催婚方式,真的是让人身心俱疲。我的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爸爸妈妈都老了,希望能看到你幸福。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幸福就一定要通过结婚才能得到,他们一定是爱我的,但是这种道德绑架真的让人难以接受。
所以我希望中国式父母以后能学会放开手,让孩子去自己去闯一闯。
我很钦佩一种父母,在孩子童年的时候,能够给予他们强烈的亲密,当孩子成人之后,又学会得体地退出,照顾和分离,是父母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在童年的时候,因为缺乏父爱母爱,而感觉到情感贫瘠,也不能让孩子在成年之后,由于受到父母的过于管控,而感觉到窒息,父爱母爱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修行。
有的时候觉得中国的孩子有点矫情,说父母管的太多,爱的太深,如果父母用西方式的育儿观念,估计就会说父母冷漠了,唉,做子女难,做父母更难,若有天那个人成为父母,他又怎么做父母呢?
在中国的大多数父母,他们都会觉得一生都是围绕着孩子在转,全身心的投入就是为了孩子能过的好,所以往往在生活中会替孩子直接做大部分的决定,原因是怕孩子走了弯路,怕孩子受到伤害,他们内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切顺利。而作为孩子来说,这种过度的关爱很容易让他们觉得没有了尊严,出去和小伙伴玩一下都要经过批准的方式会让他们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最终造成自卑等其他心理。
我有个亲戚,现在就读高三,她从小的成绩就很优秀,但是在其他方面给人的感觉就是“低能”。因为从她出生到现在,生活上的大大小小事情都是父母帮忙处理的,更夸张的一个现象就是,现在吃饭的时候,父母必须先把她的饭打到桌子上,她自己从来不去打饭的。还有,必须等她吃了,别人才可以动筷子,要不然她就大闹。
作为父母,需要懂得什么时候必须让孩子们自己独立去闯荡。就像“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父母永远不能帮子女安排一生中的大大小小事情。
孩子都留学去了外国了,这么大了都是硕士了,你还要管他,还要让他事事都与你们汇报,我想说的是你们这样做父母累不累?你们觉得孩子累不累?你觉得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会更好吗?其实不是,你会与孩子的感情越来越疏远,孩子会越来越烦你们。
在我看来,父母一定要学会放手,孩子在渐渐的长大,就算他这个孩子他也有自制能力了,可以自己做很多事情,我们做家长的不需要再为孩子操更多的心了,要让他体现出他个人的智慧,要让他展现他个人的力量,做家长要懂得适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做点事,培养他独立的人格。
父母要在一定的监管下去督促孩子,让他自力更生,当然了,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给予他一些支持与鼓励,为他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某种程度上去帮助他,让他自己独立起来,真正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