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天文学家探讨的重大问题中,有一个就是“恒星的生命史是怎样的”。一旦得知恒星经历这样的过程:诞生、年轻时的炽热明亮、渐渐衰老、然后死亡,天文学家就迫切想要揭示其细节。在这些前沿探索者中,有一位妇女名叫配恩·伽珀斯金(Cecilia Payne-Gaposchkin,1900—1979),她在20世纪后半叶被公认为历史上最杰出的、当今最著名的女天文学家之一。
配恩出生于英国的温都沃,1919年获得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在那里受到爱丁顿的激励,投身于天文学。夏普勒邀请她参加哈佛学院天文台,她接受了邀请,在坎农(Annie Jump Cannon,1863—1941)的领导下从事光谱研究。坎农负责哈佛大量恒星光谱照片的分类整理工作。配恩在哈佛完成了博士论文《星体大气》,对于这篇论文,斯特拉夫(Otto Struve,1897—1963)评价为“历史上天文学中写得最好的博士论文”。配恩24岁时,综合了光谱数据和她自己的观测,推导出每一类光谱代表的温度以及恒星大气的成分。配恩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喜欢把自己说成野外博物学家,善于“把以前认为是没有联系的各种事实收集在一起,并且看出它们中间的规则”。尽管她从不张扬自己,也从未想过要这样做,然而,她显示的特点却是一个伟大理论家的关键品质之一。
1934年,配恩与拾基·伽珀斯金(Sergei I.Gaposchkin,1898—1984)结婚。他是新近加入哈佛学院天文台的研究变星的专家,他们两人合作写过许多论文。20世纪50年代,配恩还写了三部有关星体演化的重要书籍:《成长中的恒星》(1952年)、《天文学导论》(1953年)和《银河系新星》(1957年)。1956年,她成为哈佛大学教授,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教授,她还是所在系的第一位主任,当了12年。她的压轴之作是1979年出版的《恒星与星团》。
和大多数专注于自己工作的人一样,科学家有时也会因为忌妒同事取得突破性进展而烦恼。为了避免这种忌妒之情,配恩常常喜欢说,她建议科学家应该扪心自问,他关心的是知识的进步还是自己事业的进步。显然,配恩更倾向于关心知识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