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患上狂犬病会怎样?

2025-02-25 03:16:0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狗、猫等宠物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欢乐,但同时它们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狂犬病,由此引发的死亡令人闻风丧胆。那么,狂犬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并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或唾液而传播。如果人在感染之后没有获得及时治疗,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

狂犬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狂犬病发作的患者会表现很多异常的行为,事实上,这种疾病可能是狼人、吸血鬼和僵尸的传说来源。之所以这些症状令人不寒而栗,是因为狂犬病毒会攻击人的神经系统。如果狂犬病毒进入人的脊髓,它会迅速地转移到人的大脑中,并在那里繁殖。

狂犬病发作的最初症状可能是四肢刺痛,并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之后,表出现的症状因人而异,可分为瘫痪型和兴奋型。瘫痪型的比例占30%,此类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麻痹和昏迷。

相比之下,兴奋型更为常见,患者可能会表现出焦虑、亢奋或者其他奇怪的行为。一般而言,把人咬伤的狂犬病动物大都是这种兴奋型。不管怎样,两种类型的狂犬病发作最终都会导致死亡。

也许狂犬病的最具标志性症状在于害怕水。狂犬病可以通过唾液传播,这种病毒不仅会增加唾液的分泌,而且还会引起喉咙疼痛,使之吞咽困难。所以狂犬病动物会开始流口水,这增加了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因此,能够吞咽或者用水清除一些唾液可能有助于减少传播。然而,包括人类在内的绝大多数感染者都会发展出“恐水症”,他们会对水产生极大的恐惧,无法饮水,甚至听到流水声也能引发严重的咽肌痉挛。

如何治疗狂犬病?

如果被狂犬病动物咬伤后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那么很容易预防。但被咬后没有及时注射疫苗,一旦开始发作,致死率几乎高达百分百。

然而,最近有医生声称把狂犬病患者陷入昏迷之后,治愈了他们。虽然这种疗法是否真的有效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但背后或许有什么原理让这些患者活下来。

如何防范狂犬病?

由于狂犬病的不可治愈性,我们还是要以预防为主。猫、狗等宠物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这样不仅能保护人的安全,也能保护宠物自身的安全。另外,我们也要远离野生浣熊和蝙蝠,这些动物往往携带着狂犬病毒。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大约有5.5万人死于狂犬病,其中大多数是儿童。这些病例中绝大多数是由狂犬病狗引起,所以给宠物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最好和最廉价的方法之一。

回答2: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人狂犬病,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临床出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全球有87个国家和地区有狂犬病发生,但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其中98%在亚洲,中国的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自1997年起,我国部分省份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3年来,部分地区疫情上升十分明显,发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 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患狂犬病的犬是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野生动物中的狼、狐狸等也能传播本病。外貌健康而携带病毒的犬等动物也可起传染源的作用、感染人类。患者唾液中含有少量病毒,但直接感染他人者甚少。 人狂犬病基本上是因为被唾液中含病毒的狂犬病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不能穿过非破损皮肤,如果皮肤受到抓伤或擦伤,被狂犬病动物舔一下都是很危险的。唾液中含病毒的犬等动物用舌舔人的黏膜、口腔、肛门和外生殖器黏膜和皮肤也可造成感染。实验动物可经食入含病毒的食物受染,也可经肛门受染。狂犬病毒也可经气溶胶而传播,因此,医护人员、密切接触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触狂犬病患者或进行狂犬病毒有关实验时,均应进行呼吸道隔离。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狂犬病普遍易感。由于接触动物的机会不同,在男性青壮年农民中发病较多。从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的发病病例看:男性约占65%—70%;不同年龄组发病数不同,0岁—7岁的儿童约占17%,8岁—19岁的青少年约占23%,20岁—60岁年龄组约占50%。由此不难看出,狂犬病对儿童与青少年的危害很大。某些职业如兽医、野外工作者、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们有较多危险感染狂犬病。 人被带毒的犬或其他动物咬伤后,视咬伤的部位及伤口的深浅、大小而潜伏期有所不同。咬伤部位在颈部以上且伤口又重者,潜伏期可短至数日,咬伤四肢远端伤口轻者,潜伏期较长,可至几年、十几年。 人狂犬病临床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狂躁型,常出现兴奋症状,尤其是恐水,80%的狂犬病属于此型;另一种为麻痹型或称哑型狂犬病,无明显兴奋症状,一般不出现恐水,不足20%的患者为此型。 狂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接种疫苗等几个步骤。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家养犬免疫、消灭流浪犬以及对可疑病犬和猫的捕杀。对家养犬进行登记,给予预防接种。对狂犬、狂猫应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家猫等应设法捕获隔离10天。病死动物应焚烧或深埋,不可剥皮食肉。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尽快正确清洗伤口和应用狂犬病免疫制剂、防止发病。伤口必须用肥皂水或清洁剂全面冲洗,冲洗的目的是破坏伤口处的病毒,防止其增殖和穿入周围神经。冲洗后必须用酒精棉、碘酊或0.1%季胺盐溶液(伤口无残留肥皂水时方可使用,因为这两种物质相互中和)消毒。条件理想时,伤口应暴露24小时到48小时,防止病毒穿入神经纤维。如果有免疫血清,可注入伤口底部及周围。伤口缝合或包扎应尽量避免,如果必须缝合最好在疫苗接种同时给予特异性抗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