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大约有三点:
一、老师专业。
这个毋庸置疑吧。哪怕是博士级别的高学历父母,在教授某一学科方面,还是老师更专业吧。例如说,语文,父母是某大学文学系教授,却也不一定比小学老师教一年级教的好。因为一年级老师天天干这件事,她接受过一年级孩子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一系列专业的训练,而且,她只做这件事。所以,大学文学系教授拿着一年级的语文教材,明知道很简单,但教学方法却不一定是适合一年级孩子的,可能更适合讲给大学生听。所以,无论是对孩子学习特点的理解还是对教材的专业度,家长远远没有老师专业。
二、老师坚持原则。
一个老师对着几十个孩子,怎么样才能保证一节课高质量完成?最关键就在于,有课堂记录。这个可以是老师制定的,也可以是孩子们一起制定的。反正,每一个家长,每一个孩子都知道,上课的时候不能随便离开座位,不能讲小话,不能做任何违反纪律的事。同时,老师还会不停地关注孩子们的课上反应,适当地提醒,因材施教,等等。而在家呢?孩子一会喝口水,一会上厕所,一会做点别的事,这是孩子主动的。还有被动的,一会有妈妈忽然想起了啥事,过来问一嘴,一会奶奶端盘水果来……家长的原则是随意能被打破的,而老师坚持原则,遵守课堂公约。
三、集体的特性。
孩子在家不吃饭,喂都喂不进,到了幼儿园,吃得可好了;孩子在家懒得读书,到了学校,读书可大声了;孩子在家各种懒,自己的事也委托大人,到了学校,可勤快了,不但做完自己的,还主动帮助其他能力弱的孩子;……幼儿园、学校,就是一个集体,是孩子最早进入的微社会。别人都做,我也做,这是从众心理;别人做得好,我要做得更好,这是竞争意识;有人做不好,我要帮助他,这是扶弱心理;……即使老师不做要求,集体的特性,已经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以上!
当然,并不排除,家长比老师更会教,更会创造教的环境,教得更高效。但这,需要家长做很多的努力!总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偷偷告诉你,老师作为家长教自己家孩子也不行。
为什么家长教孩子学习效率不同呢,我猜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孩子不认可家长的老师身份
我有一个朋友,她是英语老师,本想在家里帮孩子好好练练英语。但是,孩子不买账,不听她的。迫于无奈,她只好到培训班做兼职老师,等到她站上讲台那一刻,孩子才认可她的身份。
还有一个朋友,钢琴专业毕业,本来想何必出去找老师教孩子钢琴呢?自己来就可以啊!刚开始教儿子的时候,孩子根本不配合,总要抱,耍无赖。因为他觉得你是妈妈,你怎么教我弹琴呢。
别扭了半年,孩子才搞清楚,平时的时候妈妈是妈妈,弹琴的时候妈妈是老师。
我们家长在家教孩子,即使学历比老师高,教的解题方法比老师有效,孩子也不会相信你,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家长不是老师。
2.老师更有办法
一个博士和一个老师在一起,博士教孩子的效率不一定比老师高,虽然他的专业知识学得深,但未必有教学方法。
然而,老师除了学科知识,还懂得心理学、教育学与学科教学法,他能用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方法一步一步教会孩子。
家长有可能有知识,没有教学法,所以教孩子的效果不如老师。
3.学校里有学习氛围
学校里更有学习氛围,有教室、老师、同学。一进入学校的环境,孩子就意识到,我是来学习的。
但是,家是生活的地方。即使家长教孩子知识,孩子也很难用一个严肃的态度对待。甚至有的孩子很厌烦家长教他们。他们觉得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才是必须学的,家长教的是额外知识,可学可不学,最好不要学,我可以省一点时间玩。
我是橙小慧,育儿路上与你一路同行。
当然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老师是专业的,家长是业余的,专业的当然要比业余的更胜一筹了。
一、身份不同
老师的职责就是教孩子的。老师的身份为其施教提供了天然的优势。教学同样的内容,面对老师的时候,孩子会表现的更愿意接受,学习会更加专注,学习的效果当然比较理想。而面对家长的时候,孩子有一种自然的抗拒,孩子内心深处会认为家长教东西“多余”“没老师教得好”,因而表现极为被动,精力不够专一,所以,教得吃力,学得费劲。
二、教学方式方法不同
教师是专业教孩子的,他们有专业的教育理念,也有丰富的教学理念,教学起来,讲解生动、灵活,更主要的是,他们对孩子的知识基础及个性特点有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善于和孩子交流,善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家长在教孩子的时候,往往表现的方式单一,缺乏耐心,孩子在压抑的状态下学东西,当然会学得慢一些。
三、学科知识、学科方法和学科思想不同
每个学科都其系统的知识体系、有针对研究对象的方法和解决学科问题的学科思想。教师对这些是熟悉的,他们在教孩子的时候会联系相关的知识内容,按照学科思想进行讲解,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游刃有余。而家长在教孩子学东西时,更多显得生拉硬扯,思想方法也不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科特点。
由以上可知,如果家长在“教”孩子方面不那么“专业”“内行”的话,就在教育和管理上多配合老师,多从思想上、态度上引导孩子吧。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老师有老师的一套教学方法,他们会有一种方法让一些比较难记的东西,变得简单一点,所以孩子能够容易接受,这样就会学得快也记得牢。
比如我们给小孩教拼音的时候就是死记硬背声母韵母,但是到老师那里,他们会编顺口溜,教小孩,这样朗朗上口,特别容易记住。
打个比方,学声母a,老师会教张大嘴巴aaa,学生母o,老师会教公鸡打鸣ooo,这些很简单的顺口溜就会让小孩子非常有兴趣,至少不是死记硬背,所以小孩子更容易记住。
再打个比方数学方面,我们自己教小孩学数学的时候,可能就是只会教17+8=25,孩子也是硬生生的算,根本不会有方法让题目变得简单,但是老师会教一个方法叫做凑十法,就是把个位数的7凑成10,就要找8借3个,这样小孩就不用扳手指,在那边一个一个数,总共就十个手指,超过十你怎么办,难道还要搬脚趾头吗?
老师之所以是老师,不仅是因为他们有专业的教学知识,更因为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他们的这些教学经验都是日积月累的,所以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方法更适合孩子去学习,什么样的方法更容易让孩子去记住。
开始我自己教孩子数学的时候,我的孩子就觉得特别的不容易,还经常算错,后来学习了凑十法,不仅算数题做的快,准确率也提高了很多,这些都是老师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