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和投资预算是改编小说的两大巨山,前者决定了能拍多长,后者决定了能拍什么情节,作为导演和编剧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这两个标准不是他们来掌控的而是投资公司,毕竟投资公司要的是回报而不是原著粉的情怀。其实书是书,电视剧是电视剧,经过改编再创作本身就是一次二次发挥,当影视作品的情节不再与原著一一对应时大可坦然接受,只是说作为原著的粉丝只是更希望电视剧用视觉化的方式更贴近他们脑海里对小说的想象。
当然当改编作品出炉之后,它跟原小说本身便是两条平行线,你很难以相同的标准来进行跨领域的比较,最多作为补充和参考,单独以是否符合原著来衡量改编电视剧好坏是不公平的。只能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质量是否过硬,对不对得起原著的地位和价值,但有一点需要得到共识的是,改编的电影或电视不能以是否高度还原原著为标准来评断它的价值,因为书本和影视作品是各有各的创作逻辑的。
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中优秀的艺术作品挺多的,所以书本改编影视的成功不在于难度而是改编的思路合不合适。
短篇小说改编成优秀的影视作品成功率比较高,如果是电视剧有很长的范围来添加情节,改编电影的画在2个小时一般你必须有一个核心的大的主干故事,在这个基础上创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添加自己喜欢的枝叶部分,不伤害原著精髓又能补充属于自己的元素。
加法肯定是比减法来的难度低,减法的难点在于长篇的文本它本身是一个极其完整的作品,你改一发而动全身,取舍的抉择始终是充满牵制,大刀阔斧又容易引来原著粉一顿喷。
老老实实拍也受限于时长,先别说电影,电视剧动辄几十集的容度都很难把小说情节拍全。辅助性的段落必然有跳过的部分,等成片一出来,哎呀铺垫不够,角色成长没有说服力,当然难度大不代表拍不出好片子,还是要看导演的个人能力。
总结就是文本就像蜿蜒崎岖的山路,在核心的主通道之外作者可以随意延伸小的支路,这些支路哪怕是戛然而止徒劳无功的死路对于读者都有别有一番神思凝想的空间。
而创作电影或是电视剧就是在造一条有明确距离和限速的公路,你可以有多条分岔的十字路口,但是你必须最后要汇集到主干道里,而且每条支路的设定必须是服务于主干道的,只有铺陈和收尾都是一口气的改编电影作品才是优秀的。
喜欢看电视剧的朋友会发现,有很多电视剧的素材其实来源于小说,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这些小说拍成电视剧以后,似乎都不怎么按原著进行拍摄。经过分析,一般为以下这几个原因:
一、电视剧和小说的艺术形式是不同的。拍电视剧有它行业的要求,有时候要根据实际要求进行改变。比如,小说是通过文字的表现方式去呈现给读者的,而电视剧呈现给观众的,则是通过画面以及声音综合在一起的结果。形式不同,当然观众的体验感就不一样了。
二、结构上的不同。对于小说来说,为了呈现主角的全场,可能花了很大篇幅去做故事背景,可是对于拍出来的电视剧,主角得尽快登场,否则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达到了电视剧作品的效果。而且小说可以在情节上采用缓慢的步伐,抒写优美的文字,但电视剧不行,时间有限,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将故事全部描述清楚。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别。
三、场景问题。如果是文字,可以随意发挥,但如果要拍成电视剧,那就不一样了,有一些场景小说可以通过文字写得出来,但电视剧由于场景的设置问题,无法拍出来,所以两者是不一样的,对于电视剧编剧或者导演来说,他们就需要进行修改到适合拍电视剧的条件为止。当然,也有一些导演认为小说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直接照搬,而是根据自己的拍摄经验,来进行改进,从而达到电视剧团队预定的拍摄效果。当然,也有一些导演可能认为原著小说不够精彩,所以自己会仔细研究,找到更多的亮点或者个人特色的东西,从而在电视剧当中展现出来,这也可以说是个人风格的展现吧。
一般小说的篇幅都比较长,如果电视剧按照小说全都拍出来,可能剧情会显得拖沓,另外语言的想象空间更大,很多场景是拍不出来的。
按照原著拍的话,很多人都知道了剧情接下来是怎么发展的,他们就不愿意看电视剧了,那么,这部电视剧拍下来,也就没有很好的收益。
因为很多小说大多数人都看过,若是按照原著拍摄,估计很多人也没了新鲜感,其次原著的某些情节,也不太适合拍成电视剧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