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和原来的高考有什么区别?新高考有什么利弊?

2025-02-25 17:26:1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新高考后,众多省份将陆续施行高考科目“3+3”的新模式,一改原来90年代“3+X”和近几年“3+1(综合)”的高考模式。其中,前一个“3”还是语、数、外,仍然为选拔性考试,后一个“3”基本变成学业水平测试,由学生在政史地和理化生等6门学科中选择任意3门(浙江增加一门技术,为7选3)进行考试,最后计入高考总分。

老高考中英语成绩根据高考成绩计入总分;而在新高考后,将推行高考外语每年举行两次考试的政策,考生可以享受同一必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一次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期间,另外一次根据教育部确定的时间安排,考生可选择较好成绩作为其本年度高考外语考试成绩。

老高考模式下,学生是分成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学了文科,理科你不可能学;同样学了理科,文科的课程你也不能学了。

有些学生同时喜欢理科的某门课程,也喜欢着文科的某门课程,在文理分科的模式下,只能在鱼和熊掌之间进行取舍了,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新高考改革改变了文理科的界限,考生可以从理化生政史地六门课程中任选3门作为高考科目(3+3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他们来说真是太好了。我认为3+1+2的模式不如3+3模式更经得起推敲。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前面两个批次,第三批次新增2选1项目,即保证物理、历史两门课治沙必修1门。这样的考虑或许是总结浙江省的经验。由于学科难度较大,物理、化学等理科类科目在浙江省遭遇爆冷,在科技强国战略的当今,物理等基础类学科的遇冷则会直接影响科技发展。为此,相关部门甚至紧急出台政策,保证学生选修物理。而此次的2选1措施,则是为了保证基础类学科的普及。

回答2:

最大的区别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成了3+3模式,新高考有利的一面是能够选拔出更多的人才,但是不利的一面是有一些成绩好的人,很可能因为赋分导致自己没有上到理想的大学。

回答3:

有着很大的区别,新高考的制度采用的是3+1+2的方式,而且把生物,物理,政治,化学4个科目采用赋分制的方式,新高考更加的公平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难度。

回答4:

新高考没有了文理分科。利:增加了自主选择性,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英语有了两次机会。弊:数学卷子不分文理。生的课业负担加重。

回答5:

前者让学生在选择科目时能够选择到更加擅长的科目。后者是固定的学习科目,可能导致他们的成绩可能会出现偏科。新的考试政策可以让这些学生选择到很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可能会导致学生在选择考试科目时候感觉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