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影评 观后感]
23秒,32年
2008级车辆3班sherry
23秒的历史,32年的思念纠缠,《唐山大地震》影评 观后感。
地动山摇,虽然唐山大地震过去多年,林立的高楼已掩盖了坍塌的房屋的痕迹,无从寻找旧时的影子,可心内的伤痕,心里的牵挂、思念遮不掉、磨不灭,那是一道道鲜血淋漓的伤疤,是不能说的往事,仍在心尖隐隐作痛。
听到那句话了吗?
“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是母亲元妮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一场7.8级的地震,震碎了一个完整的家庭,更加撕扯碎了母亲的整颗心,失去了丈夫,更亲手“放弃”了女儿,她的心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源泉,整个人生活在回忆中,甚至活在对于女儿登的歉疚中,就这样过了32年。23秒震碎了母亲的一生,32年,折磨了母亲的一生。像登说的:“女人这辈子,能有几个32年啊,你为什么呀?”
为什么?母亲说只为了能对得起死去的丈夫和“牺牲”了的女儿。那是母亲对于丈夫、儿女的爱,为了守住心中那个完整的家,即使心已经痛得无以附加,她依然坚强的活着、支撑着,在丈夫的尸体旁的痛苦,在面对必须选择儿、女时抉择的艰难,在达被带走时的绝望都没能击倒那个外表柔弱的母亲元妮。
这只是唐山大地震中的一个家庭,却也是唐山大地震中的千千万万个家庭,他们徘徊在痛苦与绝望的边缘,却都选择勇敢地站了起来,即使心伤无以修复,他们仍努力的重建家园,仍在汶川地震中给予及时的帮助,因为那时他们是最了解那种痛苦的,他们坚持的一切,他们承担的一切,他们建造的一切,给未来,给希望。
“你哪知道什么叫牺牲啊?”登对杨志说这句话的时候,该是何等的心酸,又何等的无奈?心酸当年母亲决定“救弟弟”而“牺牲”自己,无奈于杨志终究是无法理解自己,更加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牺牲和生命的真正意义,牺牲之后换取了什么?
登始终无法释怀,她那样说:“我不是不记得,是忘不掉,观后感《《唐山大地震》影评 观后感》。”军人父亲说:“可你要记得,亲人终究是亲人啊!”她何其不幸,遭遇了地震不止受了身上的伤,还受了心伤;可是她又何其的幸运,失去了父亲、离开了母亲,她遇见了如此疼惜她的养父母,虽然仍无法忘记被“牺牲”的痛苦,可也正因为有了养父母真心的关爱,她才能最终走出那个阴影。毕竟亲人始终是亲人,骨血相连。
32年后,汶川8级的地震震动了所有人,等来到了这片土地,帮助那些被救援的人们,她看到了那个女孩子—一条腿被压在水泥下而无法被救出的女孩子,她仿佛看到了她自己,母亲在锯腿与否之间纠结,那么无助,可母亲看到解放军为救女儿受伤甚至牺牲的时候,她坚决的要求锯腿,当女儿终于解救出后,母亲那样痛苦地想扑回取挖出女儿的腿,登紧紧紧紧地抱着她,仿佛抱着当年的母亲一样。与弟弟达在汶川地震救援现场相遇,听着弟弟诉说着母亲这32年的生活……
再次回到家中,看着悬挂着的自己的照片,看着桌上泡在水中的西红柿,拿起,迟迟地犹豫,仿佛是昨天,还在爸妈怀里撒娇要吃西红柿,默然回头,已是满头白发的母亲:“西红柿都给你洗干净了,妈没骗你……”,回首,已是时隔32年后的今天,是的,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她们都记得,承诺是不会被遗忘的,亲情更是无法被任何事物,哪怕是伤痛而掩盖的。
时间是最最无情的,短短的23秒可以毁灭一个人的全部,可漫长的32年却那样无情的折磨着母亲元妮,32年的时间,所有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母亲心中的房子再没有盖起来,一直守着心里的那片废墟过日子。直到登回来的那天,可是时间的痕迹再也无法抹去,悄无声息地却留下了难以泯灭的伤痕。
23秒轰然倒塌的世界,让住所化为废墟,让完整化为破裂;32年思念牵绊的人生,让坚强的心重筑家的完整,让骨血相连的亲情重筑希望的墙。亲人终究是亲人,人终究要向前看,逝去的让他成为一种思念,一种祝福,一种动力,未来充满了希望与光芒。
〔《唐山大地震》影评 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