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雪的诗句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作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者李白:《行路难》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作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杜甫:《绝句》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作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雪在古代的称呼有银粟、寒英、寒酥、凝雨和琼芳等,具体介绍如下:
1、银粟:比喻雪花,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雪冻未解散策郡圃》中的“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意思是满天遍地都是雪,肆意走过,银粟音不断。
2、寒英:指雪花,出自宋朝范仲淹的诗《依韵和提刑太博嘉雪》中的“昨宵天意骤回复,繁阴一布飘寒英。”意思是今日回想起来,昨天凛冽的寒风中夹杂着雪花,而且仿佛带着几分英气。
3、寒酥:喻指雪花。出自明朝徐渭的诗《梨花》诗之三中的“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意思是天寒静谧,天空中飘着零零星星的雪花,触及便消失不见了。
1、《江雪》 唐代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2、《夜雪》唐代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3、《雪梅·其二》 宋代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译文: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写雪的诗句及作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出自白居易《风雪中作》。
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出自韦庄《钟陵夜阑作》
岑参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曾任安西节度使判官,晚年出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在西北边区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有较深的体验,擅长写边塞诗。其诗歌颂边塞将士的英勇战斗精神,对边塞风光的描绘气势豪迈,色彩浓烈。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十丈黄尘千尺雪,可知俱不似江南.(吴伟业:《阻雪))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近代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近代 · 毛泽东《沁园春·雪》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宋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蛾儿雪柳黄金缕 —— 宋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唐 · 柳宗元《江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唐 · 韩愈《春雪》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一》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一》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清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唐 · 白居易《卖炭翁》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 宋 · 陆游《除夜雪》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宋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 宋 · 文天祥《除夜》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唐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唐 · 杨炯《从军行》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唐 · 高适《别董大二首》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 汉 · 卓文君《白头吟》
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 五代 ·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宋 ·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 金 ·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 宋 ·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 宋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 五代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唐 · 王维《观猎》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 唐 · 张谓《早梅》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二》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二》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唐 · 白居易《问刘十九》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 唐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 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 唐 ·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 清 ·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 唐 · 崔道融《梅花》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 唐 · 韩愈《晚春二首·其一》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 宋 · 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 唐 · 白居易《村夜》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唐 · 祖咏《终南望余雪》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唐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 唐 · 杜甫《对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 唐 · 李白《北风行》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 唐 · 李白《北风行》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 南北朝 · 何逊《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 宋 ·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 唐 · 李颀《古从军行》
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 宋 · 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 明 · 王守仁《元夕二首》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唐 · 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关河三尺雪,何处是天山 —— 唐 · 陈陶《游子吟》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 宋 · 王十朋《红梅》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 宋 · 陆游《金错刀行》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 清 · 郑板桥《山中雪后》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清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 宋 ·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雪里已知春信至 —— 宋 ·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 唐 ·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粉融香雪透轻纱 —— 宋 · 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 唐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 魏晋 · 曹操《苦寒行》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唐 · 李白《行路难三首》
雪后花期近 —— 宋 · 晏几道《虞美人·小梅枝上东君信》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 唐 · 王维《陇西行》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 宋 · 王禹偁《村行》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 唐 · 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 宋 · 佚名《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 唐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 宋 · 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 唐 · 李白《塞下曲六首》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 明 · 刘基《北风行》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 宋 · 辛弃疾《念奴娇·梅》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 唐 · 韦庄《菩萨蛮》
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 —— 唐 · 韩偓《梅花》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 唐 · 李世民《守岁》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 唐 · 刘商《赠头陀师》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 汉 · 蔡文姬《悲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