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时期的蜻蜓有一米多长,现在为什么变小了

2025-04-28 05:40:2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可能是因为当时是爬行动物的天下,大型动物较多,远古蜻蜓并不算大。但经过一场大灾难后,恐龙等许多大型爬行动物灭绝了,地球生物遭重创,食物剧减,为了生存并逃避天敌捕食,蜻蜓越进化越小。其实那时,还有许多动物向“小”方面进化的。

回答2:

在距今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时,藻类植物已经遍布海洋,同时还发生了以节肢大发展为主的生命大爆发,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但所有植物和动物都生活在水里,陆地上一片荒芜。
到距今4亿多年前的奥陶纪时,植物开始登陆。首先是进化为低矮的苔藓植物,然后进化出纤维素和维管束,植物开始长高、长大。以植物为食的节肢动物随之登陆,并依靠其较短的世代时间和较快变异速度,迅速适应了陆地环境,进化为陆生动物。
到距今约4亿年前的志留纪和泥盆纪,脊椎动物(鱼类)开始登陆时,陆地上已经遍布高大的蕨类森林,其中到处都是节肢动物了。其中的一支--昆虫类已经占领了地下、地面和天空,成为进化最成功的动物(至今,节肢动物同样是进化最成功的动物之一)。此时,蜻蜓等飞行昆虫就已经出现。而且由于当时气候温暖,大气中含氧量高,各种昆虫普遍比现在的同类物种长得大。
而最早的爬行动物是在距今约2.5亿年前才出现的,恐龙的出现要更晚一些。此时昆虫已经在地球上生存近2亿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