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年份,早春并没有明显的寒潮过境,气温比同期历年平均温度偏高,天气异常温暖。到了春末,发生多次寒潮来临,气温明显比前一个时期下降,这种现象就称为倒春寒。主要特点是春季前期气温偏高,后期气温偏低。前期冬小麦发育快,如过早的返青、起身、拔节,后期遇到寒潮突袭,会因温度剧降而遭受冷害,甚至发生晚霜冻害。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小麦冬前积温偏高,一些播种偏早的品种,生长发育过快,有些地区小麦冬前出现拔节现象,抗寒能力降低,遇到早春寒流袭击,容易出现冻害死苗。如2008年早春发生的持续的特大暴风雪对我国部分地区小麦产生较大影响,一些播种偏早的麦田,冬前旺长,提前拔节,穗分化进程加快,抗寒能力明显下降,造成冻害死苗、死茎或幼穗冻害受损。
对于早春发生冻害的麦田,应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要因苗施肥浇水。各地要因天、因地、因苗,开展小麦分类肥水管理,促弱苗早发增蘖,稳壮苗,保蘖增穂,控旺苗稳长壮蘖,力争促弱转壮、保壮健长。
小麦发生冻害后主要是主茎和大蘖受害最重,小蘖受害较轻。春季应仔细观察小麦受冻情况,对于部分主茎和大蘖已经死亡、小蘖仍然存活的麦田,不要毁种,应在返青时及时追施化肥,促进小蘖生长发育。每666.7米2推荐追施尿素7.5~10千克,缺磷的麦田可配合施用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以促进根系生长。春季墒情较好时,肥料可开沟施入,缺墒时可随水施肥。拔节期每666.7米2再追施尿素10千克,以促进分蘖成穂结实。对于冻害较轻、主茎和大蘖绝大多数存活的麦田,可按正常管理,早春加强中耕,保温提墒,促苗稳长。对于一般仅叶片受冻、生长基本正常的中高产麦田,返青期控水省肥,拔节期肥水促进,每666.7米2随灌水追施尿素20千克左右。以促穂增粒、提高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