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道至简。何为道?为自由,为终极关怀,为众妙之门。每个人的出生始于同一精神层次,知识、阅历、经验共同筑成了精神世界。在循序渐进的法则下,是否坚持不懈的追求,就成了精神层次的分水岭。越早放弃投身于俗世,高度就会定格在金钱,名利之层。将其视为终极目标,那么势必会为贪心,虚荣心所累。受控于无尽的欲望之下,挣扎在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得不到的死循环中,自然是最为疲惫的人。而那些从未停止寻“道”的人,就会越来越接近真理,知道世间万物都会归于“无”。所以他们明白在俗世间拥有即是无,什么都没有也即是拥有。
我们说精神层次高的人,活得越简单时,很容易举例。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该其乐。”他的生活简单到除了他自己,谁都受不了。被称为“复圣”的颜回精神层次高吗?高不可及。他的生活已经说明,他已经徜徉于精神世界,无分身顾及现实了。简单是物质基础,更是他大道至简的精神追求。
那么,再提到活得简单的反义词,此时就有点语迟了。是活得复杂,还是活得劳累呢?我想,都是有的。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是吝啬鬼形象的典型。他的终极目标是金钱,为了金钱做任何事,做所有事都为了金钱。他脑海中的想法比别人复杂数倍:怕别人得到,怕别人开始谋划想得到,怕别人得到自己得不到的。他是穿金戴银带着自己复杂生活永远仰望颜回的那类人。再举活得劳累的例子,那就是我们。我们常以生存为借口,四处奔波,时刻“奋斗”。我们像孩子一样不知疲倦的奔跑,可却没有他们快乐与轻松。
也许我们应该慢下来,回归本质,回归“道路”,不断进行精神追求,化繁为简。精神层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简单,在某一天发现自己的生活突然“质朴”时,已是在精神世界高屋建瓴了。
这个问题我想自己有些见解,因为当你的精神层次越高,一般而言是建立在物质层次丰富的前提下。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一天三顿都吃不饱,你还指望他的精神层次高吗?他肯定首要的是解决物质层次的温饱问题。
再一个,当精神层次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的潜意识会主动去思考关于哲学的问题,即我是谁,我来到这个世上,吃喝都不愁了,还能干什么?
当这个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变成你所思考的大事时,整个人的思维就会随着人生与岁月的沉淀,而愈发变得沉稳。
再打个比方,一个人衣食无忧,他开始主动思考自己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思考到一定程度后,他会认为现阶段的物质并不能满足自己,从而向更高的精神层次进发,但更高的精神世界,是纯粹的,不带有世俗的物质,能让人彻底回归到原始的状态,即人类最擅长的思考,其实是自省,他会发现自己从出生到此刻的所有优缺点,一一排除后,会得出一个要实践的目标,比方说很多富豪,在经历大风大浪,积攒下偌大家业后,会选择回报社会,捐款捐资,这就属于一种开悟,也是精神层次的提高,因为他本身并没有人强迫他去捐助,而他作为处于社会上层的人群,主动承担起这一份社会责任,正是思想文明与沉稳的体现。
换句话来说,当你的物质层次达到满足,精神层次也跟着提高的时候,你就会思考更为广阔的意义,而不再仅是局限于一日三餐,会从集体的角度出发,去尽可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些价值,往往就是很简单的一次给予,或帮助。
“活的越简单”,这名话本身有两层含义,一是活法越简单,比如说吃穿用度都变得简单,要求也很低很简单,另一个层次是为人处事变得很简单。
从第一个活法简单来看,原因是当一个人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的时候,他的焦点已经往内求了,而不是往外求,当一个人读书、修行、思考……要占用他大量时间精力的时候,自然觉得繁复的装扮、复杂的生活方式,甚至仪式感的生活方式,太浪费时间精力,自然会减少这方面精力的投入。所以才有那句话:你所占有的实际上占有了你。
当你有一柜子衣服的时候,你会每天对着一柜子衣服思考如何打扮、如何搭配?所以貌似你你拥有这些衣服,其实是这些衣服占用了你的时间和精力。
这个是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能量分配到什么事情上的选择产生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乔布斯和扎克伯格就不太愿意把时间精力花在选择衣服上,所以他们总是穿着单一的衣服,从这个角度,我们会得出精神层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简单。
第二个角度就是精神层次越高的人,他思考问题往往是从更高更宽更深的层面上去考虑,因此他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一般人的角度是不同的。
当我们在低的层次上看到冲突,他往往能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到解法和共识,因此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出手看起来就非常简单。
当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非常担心自己在财务方面的专业能力,很担心自己作为一个公司老板,看不懂账算不清帐。我去请教一位长者,他告诉我不要太担心公司账务,其实本质上跟在家里一样,也就算一笔“女人帐”就好了,什么叫“女人帐”呢,就是进来的钱比出去的钱更多,你就盈利了,否则你就亏了。他是一位在企业干了33年的高管,对财务的理解比我深刻复杂的多,正是因为如此,他能用这么简单的语言告诉我如何去看待公司财务问题。在公司的管理实践过程中,财务账实际上还是很复杂的,但是秉承着“女人账”的思路,不过就是在不同的时间点,用的方式,去计算进来的钱多,还是出去的钱多。
类似的例子,作为过来人,总有一些小夫妻问我一些情感关系的问题,这件事应该怎么解决、那件事应该怎么处理?其实有非常简单的办法:想想这个处理方法对你们俩关系的未来是更有好处,还是更有坏处?第二,这个方法,涉及到的家庭成员,是变更好还是更坏?只要愿意这样去看问题,往往很容易评估家庭矛盾的解法,有效还是无效?
总结以上,精神层次越高的人,第一因为追求不同,所以生活方式会变得简单,把能量消耗在这些他们看来无谓的事情上面,其次,因为他们思考问题的层面不同,在高层面,思考的解法往往在更低的层面看起来简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