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中定性的依据是什么

2025-04-13 08:12:1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原子吸收一般不用作定性,因为它一次只能只能测一种或几种元素(用多元素阴极灯)。如果是用于判断某指定元素是否存在,则用该元素的空心阴极灯来测一测有没有吸收,这也算是定性的话(其实,已经把定量都做了),那原子吸收定性的依据就是:根据待定元素是否出现特征光谱来定有或无(各元素的空心阴极灯就是能产生自身光谱的一种特殊光源)。所以,原吸定性没有广泛性和普适性。

原子发射光谱是无机元素定性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一次打谱可以将绝大部分元素的谱线“一网打尽”,然后来查找各元素的特征谱线(分析线、灵敏线、最后线),以确定有哪些元素,有多少元素,元素含量的大致范围。

建议您可以到行业内专业的网站进行交流学习!

分析测试百科网乐意为你解答实验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基本上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有问题可去那提问,百度上搜下就有。

回答2:

回答3:

原子外电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即能量只能处于某些特定的值,所以这些电子只能吸收某些特定频率(或波长)的光波。
纯白光为一连续的从红色到紫色的光谱,白光通过这些原子(如蒸汽或气体)后,某些特定频率(或波长)的光波就被吸收了,导致最后在屏幕上看到的白光光谱中有一处或几处间断,这些间断以暗线或暗带形式出现,这就是原子吸收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