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售卖空气就不属于免费物品。
空气能是免费物品,也能是经济物品。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混合气体。
它由78%的氮气、21%氧气、还有1%的稀有气体和杂质组成,其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扩展资料
经济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经济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悉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1895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初,就开设了经济类课程。
1912年,北京大学设立了中国最早的经济类科系——商学社。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教育界开始探索经济类教育和研究的“中国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学专业教育主要学习苏联,按照苏联模式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被确定为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和一定经济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经济专门人才。
1966年后,经济学专业教育完全停滞,直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学专业得到了恢复和扩展。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经济类专业分为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专业属于经济学门类。
在教育部2012年、202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经济类专业的学科门类为经济学,专业代码为020101,为经济学类专业。
在经济学中,空气属于免费物品。
商品的属性有两个条件:
1.要有人参与劳动;
2.有使用价值。
而空气虽然有使用价值,却并没有劳动价值,所以不是商品,是免费物品。
首先要了解它们的定义, 免费物品是指那些其数量足以满足所有人的欲望,以致人们不会想要更多的物品。 根据这个定义,空气的确属于免费物品,因为每时每刻人们都呼吸得到空气,所以人们都不会想要更多的气; 经济物品是指那些其数量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欲望,以致人们想要得到更多的物品。 根据这个定义,空气也是属于经济物品, 例子:在严重污染的城市中,清新的空气的确是经济物品。 因为人们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中。每天呼吸着受到污染的空气,每时每刻,人们渴望能每天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所以是经济物品; 根据免费物品和经济物品的定义,空气能是免费物品,也能是经济物品。
回答这道经济学题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空气清新的地区,空气用之不竭,没有人会争取多一点空气。空气虽然是非常重要,但也只能说是有胜于无,不是多胜于少。空气于是就成为一种免费物品而非经济物品。
但在人烟稠密之区,空气污浊,要多一点新鲜空气就变得很现实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鲜空气就再也不是一种免费物品,而是一种经济物品。
空气应该是公共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