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是什么人物?

2025-04-30 16:42:0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宋徽宗的第九子,宋钦宗赵恒的弟弟,从小聪明过人,博闻强记,写得一手好书法。20岁自请第一次出使金营求和,毫不畏惧,据理力争,赵构表现出的强硬与气节以至于让金人怀疑他不是真正的皇子,于是金人要求换宋徽宗的第五子肃王来谈判,赵构得以返回汴京开封。当年冬天,金兵再次南侵,他也再次奉命出使金营,走到半路上被宗泽劝住,让他不要羊入虎口。随后金兵包围开封,在外的皇子只有他一人,于是赵构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组织勤王军队援助开封。

然后从这里开始,历史出现了拐点,赵构不再是那个强硬的康王了,他率领军队先移驻河北大名府,后又转移至山东东平府,而北宋的首都开封是在河南。于是靖康之变发生了,徽宗钦宗连同全部妃嫔宗室被一锅端抓回金国,赵构此时在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登基称帝,是为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登基之后的赵构日子并不好过,等于树起了靶子,招呼金人来打,于是三四年间他一路南逃,扬州、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甚至被金兵撵到海上坐船了。这期间,他不断向金国摇尾乞怜,恳求放他一条生路,甚至被金兵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之后又经历了“苗刘兵变”,唯一的儿子也死了。靖康之变

然后我们把赵构当成一个普通人,根据这些经历来分析一下他之后种种的行为。

有一种心理精神疾病,叫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也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当一个人面临加害者的生命威胁时间过长时,在这期间加害者如果表现出一点对受害者的照顾同情,受害者往往就会对加害者发生感恩戴德的情感,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斯德哥尔摩银行被劫持的人质后来都主动替劫犯辩护,甚至有一个人质居然嫁给了劫犯,这种心理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让我们回到赵构身上,他被金兵四处追赶有如丧家之犬,每天都面临生命威胁长达几年之久,在这种情况之下,赵构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每当金兵给他喘息几日的时间,他就会无比感激,当一次又一次出现这种在他认为是恩赐的喘息之后,他彻底“爱上”了金人,于是他对金人有了好感,甚至主动帮助金人。这也就能解释得通为什么赵构不断的破坏北伐,反复主动乞和,直至最终成功,因为他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已经成为了金人的“人质”了。当然,这只是我根据事实推测出的一个结论,但我觉得赵构肯定会有这种心理,毕竟从他的种种表现来看,他不是一个有很强意志品质的人。
其次,关于杀害岳飞,很多人都觉得赵构是怕岳飞把金国打跑,把徽钦二帝迎回来,他的皇位不稳。虽然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关于拒绝迎回徽钦二帝这一点我后面再做说明)。赵构之所以杀害岳飞,我认为两点最为关键,其一是宋朝统治者深入骨子里提防武将的观念,其二是赵构当皇帝后亲身经历过兵变,而第二点也正好印证了第一点。

回答2:

 赵构,南宋开国皇帝,即宋高宗。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于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迁至绍兴、临安,建立南宋政权。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求和,杀害岳飞。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禅位于宋孝宗,自称太上皇。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据说,赵构南渡后患有阳萎,之后未能再生下任何子女,故须在宋室子侄中选出皇位继任人。身为宋太宗(赵炅)后裔的宋高宗,之所以立宋太祖的后裔赵眘为继承人,一来大部份宋太宗的后裔皆在靖康之难被金人虏去,另外根据宋史的记载,传说是因为宋太祖显灵托梦,《异迹略》记载,宋高宗被宋太祖托梦,称「汝祖自摄谋,据我位久,至于天下寥落,是当还我位。」(「自从你的祖先用了计谋,占据我的帝位很久了,到达了天下稀寥破落的局面,是应当要把帝位还给我了。」)故宋高宗过继了太祖八世孙作为养子,并立为太子;宋史中也有相似的记载,但为孟太后被托梦。不过虽然禅让,主要决定权还是掌控在宋高宗手内。但是赵眘登基后马上为岳飞平反,以及肃清秦桧馀党,身为太上皇的高宗却没表达任何意见,既不支持,也不阻挠,而退位后的高宗与孝宗关系尚算良好。

回答3:

赵构(公元1107年5月21日—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眘,被尊为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卒,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谥号曰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加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他在位时,迫于形势起用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但大部分时间仍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后来甚至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赵构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回答4: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回答5: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大观元年五月(1107年6月),生于宫中,天性聪明,博闻强记,拜检校太尉、定武军节度使。靖康之变后,金兵俘虏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钦宗,灭亡北宋。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南宋。在位期间,迫于形势民心,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击金军,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一味求和,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昚,尊号“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崩于德寿宫,时年八十一岁,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累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赵构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洛神赋》(草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