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传感器损坏会导致喷油量不准,对三元催化器损害大,使其寿命降低而且动力方面也有影响。
氧传感故障检查
1.凡装有用三元催化转换器降低排放污染的发动机,氧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使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发动机达到最佳的排放净化效果,必须把可燃混合气的空燃比保持在理论空燃比附近很窄的范围内,空燃比一旦偏离这个值,三元催化剂对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氧化氮的净化能力将急剧下降。氧传感器就是用来监测实际空燃比与理论空燃比相比较是浓还是稀的一个重要装置。
2.氧传感器一般安装在排气歧管或者前排气管内,通过导线连接器与电子控制器(ECU)相连接。目前,氧传感器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一种是以氧化锆为测试敏感元件的氧化锆式传感器,另一种是利用二氧化钛为敏感材料的氧化钛式传感器。
这些敏感材料在高温时与废气中的氧发生反应,输出微弱的电压信号。随着废气中含氧量的不同,产生和输出的电压值不同,从而对废气中氧的含量进行监测。例如,对氧化锆式传感器而言,传感器内侧通大气,外侧暴露在排气管中,高温时(400℃以上),若氧化锆内表面处气体中所含氧的浓度,与外表面处气体所含氧的浓度有很大差别,氧化锆元件内、外侧两极间就产生一个电压。当混合气浓度较稀时,排气中氧的含量较高,传感器元件内、外侧浓度差别很小,氧化锆传感器产生的电压低(接近0伏);反之,混合气过浓,在排气中几乎没有氧,传感器内、外两侧氧的浓度相差很大,氧化锆元件就产生高电压(约1.0伏)。这样,通过监测废气中氧的含量,进而监测到可燃混合气中空气与汽油浓度的比例变化。
3.氧传感器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汽车行驶十万公里就应该更换之。氧传感器的主要损坏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被碳粒堵塞,电子控制器(ECU)会发出减少喷油量的指令,使混合气过稀;第二种是尘土和机油堵塞氧传感器与大气的通孔,电子控制器又会指示喷油器多喷油,引起混合气过浓。如果使用了含铅汽油或者发动机在维修时使用了不合要求的硅密封胶,还会造成氧传感器早期损坏。
氧传感器性能的检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检测传感器电阻;二是测量氧传感器电压输出信号的变化;三是观察氧传感器外观的颜色。
检查氧传感器电阻。当发动机温度达到正常后,拔下氧传感器的导线连接器,用电阻表检测压力传感器的端子之间的电阻值,电阻值应符合具体车型标准值的要求(一般为4-40Ω),如电阻值不符合要求,则应更换氧传感器。
4.氧传感器电压输出信号的检测,是在装好氧传感器的导线连接器后,从信号端子引出一根导线,启动发动机,使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并维持发动机怠速运转。此时,用电压表检测氧传感器信号端子的输出电压。当拔掉某个气缸的高压分火线(断火),排气中的含氧量将下降,如果电压表指示的电压有所升高,说明传感器性能良好(氧传感器输出电压一般在0.2-0.9V之间,其变化范围在0.5V左右)。测试时应注意:不能短路传感器接柱;正、负接头不能弄错,电压表负极表笔接蓄电池负极,正极表笔接传感器信号线。
5.在对氧传感器进行检查时,有时通过观察氧传感器顶尖的颜色也可知道故障原因。氧传感器顶尖的正常颜色为淡灰色。一旦发现氧传感器顶尖的颜色发生变化时,就预示着氧传感器存在着故障或者故障隐患。黑色顶尖的氧传感器是由碳污染造成的,拆下后,应清除其上的积碳沉积。当发现氧传感器顶尖为红棕色,则说明氧传感器受铅污染,这是由于汽车使用了含铅汽油所致。有研究资料表明,汽车在使用含铅汽油500公里左右,氧传感器的整个性能将基本丧失,从而使三元催化转换器中毒,使其净化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不起净化作用。如果发现氧传感器具有白色的顶尖,这说明是硅污染造成的,这是由于发动机在维修时,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硅密封胶,此时必须更换氧传感器。任何含有醋酸(起硫化作用)的硅密封胶都会损害氧传模器。硅胶也叫室温硫化(RTV)胶。含醋酸的硅胶,如果用于发动机上润滑油流动的部位,醋酸会蒸发进入曲轴箱或者气门区,然后经过废气再循环系统进入进气管,在正常工况下,就会经发动机由排气管排出,从而损害氧传感器。
车主在发现损坏时,可去4s进行清洗或者更换。
这种故障就是油品不良引起的,这种不合格的油品里可能含有物质(例如硼)高温燃烧后会析出,这种物质会黏附在火花塞、氧传感器、三元催化器、EGR阀等排放部件上,而氧传感器因黏附这种物质后引起中毒,信号反映缓慢,EOBD监测到就会点亮故障灯,我们这也遇到几例,大多数油站都给赔了。
1、氧传感器:当氧传感器故障时,ECU无法获取这些信息,就不知道喷射的汽油量是否正确,而不合适的油气空燃比会导致发动机功率降低,增加排放污染;
2、轮速传感器:它主要是收集汽车的转速来判断汽车有没有打滑的征兆,所以,就有一一个专门收集汽车轮速的传感器来完成这项工作,一般安装在每个车轮的轮毂上,而一旦传感器损坏,ABS会失效;
3、水温传感器:当水温传感器故障后,往往冷车启动时显示的还是热车时的温度信号,ECU得不到正确的信号,只能供给发动机较稀薄的混合气,所以发动机冷车不易启动,且还会伴随怠速运转不稳定,加速动力不足的问题;
4、电子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当传感器失效后,ECU无法测得油门位置信号,无法获得油门门踏板的正确位置,所以会出现发动机加速无力的现象,甚至出现发动机不能加速的情况;
5、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顾名思义就是随着发动机不同的转速负荷,感应一系列的电阻和压力变化,转换成电压信号,供ECU修正喷油量和点火正时角度。一般安装在节气门边上,假如故障了会引起点火困难、怠速不稳、加速无力等问题。
氧传感器损坏会导致喷油量不准,对三元催化器损害大,使其寿命降低而且动力方面也有影响。
氧传感故障检查
1.凡装有用三元催化转换器降低排放污染的发动机,氧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使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发动机达到最佳的排放净化效果,必须把可燃混合气的空燃比保持在理论空燃比附近很窄的范围内,空燃比一旦偏离这个值,三元催化剂对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氧化氮的净化能力将急剧下降。氧传感器就是用来监测实际空燃比与理论空燃比相比较是浓还是稀的一个重要装置。
2.氧传感器一般安装在排气歧管或者前排气管内,通过导线连接器与电子控制器(ECU)相连接。目前,氧传感器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一种是以氧化锆为测试敏感元件的氧化锆式传感器,另一种是利用二氧化钛为敏感材料的氧化钛式传感器。
这些敏感材料在高温时与废气中的氧发生反应,输出微弱的电压信号。随着废气中含氧量的不同,产生和输出的电压值不同,从而对废气中氧的含量进行监测。例如,对氧化锆式传感器而言,传感器内侧通大气,外侧暴露在排气管中,高温时(400℃以上),若氧化锆内表面处气体中所含氧的浓度,与外表面处气体所含氧的浓度有很大差别,氧化锆元件内、外侧两极间就产生一个电压。当混合气浓度较稀时,排气中氧的含量较高,传感器元件内、外侧浓度差别很小,氧化锆传感器产生的电压低(接近0伏);反之,混合气过浓,在排气中几乎没有氧,传感器内、外两侧氧的浓度相差很大,氧化锆元件就产生高电压(约1.0伏)。这样,通过监测废气中氧的含量,进而监测到可燃混合气中空气与汽油浓度的比例变化。
3.氧传感器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汽车行驶十万公里就应该更换之。氧传感器的主要损坏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被碳粒堵塞,电子控制器(ECU)会发出减少喷油量的指令,使混合气过稀;第二种是尘土和机油堵塞氧传感器与大气的通孔,电子控制器又会指示喷油器多喷油,引起混合气过浓。如果使用了含铅汽油或者发动机在维修时使用了不合要求的硅密封胶,还会造成氧传感器早期损坏。
氧传感器性能的检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检测传感器电阻;二是测量氧传感器电压输出信号的变化;三是观察氧传感器外观的颜色。
检查氧传感器电阻。当发动机温度达到正常后,拔下氧传感器的导线连接器,用电阻表检测压力传感器的端子之间的电阻值,电阻值应符合具体车型标准值的要求(一般为4-40Ω),如电阻值不符合要求,则应更换氧传感器。
4.氧传感器电压输出信号的检测,是在装好氧传感器的导线连接器后,从信号端子引出一根导线,启动发动机,使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并维持发动机怠速运转。此时,用电压表检测氧传感器信号端子的输出电压。当拔掉某个气缸的高压分火线(断火),排气中的含氧量将下降,如果电压表指示的电压有所升高,说明传感器性能良好(氧传感器输出电压一般在0.2-0.9V之间,其变化范围在0.5V左右)。测试时应注意:不能短路传感器接柱;正、负接头不能弄错,电压表负极表笔接蓄电池负极,正极表笔接传感器信号线。
5.在对氧传感器进行检查时,有时通过观察氧传感器顶尖的颜色也可知道故障原因。氧传感器顶尖的正常颜色为淡灰色。一旦发现氧传感器顶尖的颜色发生变化时,就预示着氧传感器存在着故障或者故障隐患。黑色顶尖的氧传感器是由碳污染造成的,拆下后,应清除其上的积碳沉积。当发现氧传感器顶尖为红棕色,则说明氧传感器受铅污染,这是由于汽车使用了含铅汽油所致。有研究资料表明,汽车在使用含铅汽油500公里左右,氧传感器的整个性能将基本丧失,从而使三元催化转换器中毒,使其净化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不起净化作用。如果发现氧传感器具有白色的顶尖,这说明是硅污染造成的,这是由于发动机在维修时,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硅密封胶,此时必须更换氧传感器。任何含有醋酸(起硫化作用)的硅密封胶都会损害氧传模器。硅胶也叫室温硫化(RTV)胶。含醋酸的硅胶,如果用于发动机上润滑油流动的部位,醋酸会蒸发进入曲轴箱或者气门区,然后经过废气再循环系统进入进气管,在正常工况下,就会经发动机由排气管排出,从而损害氧传感器。